自家社长此时内心的想法。
水谷川平时可是挺稳重的,今天这么着急忙慌的样子,看来是真的出了一些情况了。
很快的,
由于南山集团的大力宣传,唐宗财算是出名了。
从来都是他们去求客户,现在却是倒过来了。
所以哪怕是水谷川有点慌乱,他也是一点都不着急。
看来情况真的比自己想的要复杂啊。
“过几天再把我们已经攻克了防松螺母的新闻再放出去,还真是一下就能让南山紧固件出名呢。”
对市场上的一些情况,并不是那么的担心。
“这一点,过去好些企业都已经尝试过了。”
“其中南山汽车零部件那边剥离出来的大量业务和人员,自然也会有一部分安排到我们的工厂。”
“所以他们跟南车等公司的关系,本身就很是紧密。”
甚至他都不会想到去打广告。
“姐夫,唐氏螺栓那么重要的一项技术,我们连技术带厂房的,几千万就卖掉了,是不是有点亏啊?”
“但是它们没有我们的一些生产技术经验,根本就不可能一直稳定的生产出符合要求的产品出来。”
所以他也没有再去辩解什么。
他都已经习惯了。
“把南山汽车零部件的螺母板和紧固件业务合并进去之后,大部分的人和资源其实都是原本我们集团的。”
零件生产出来之后,终归是要找到客户去使用才行。
“之前我们的防松螺栓,也不是没有其他企业能够完成生产出来,原因就是其他企业哪怕是生产出来了,成本也会比我们高很多。”
“这是常规操作啦,我也是跟着曹总学习的。”
而是因为这些零件的用量可能不是很大,或者采用其他方案之后需要做很多的确认工作,所以才形成一定程度的垄断。
由于南山集团今年的业绩增加的非常好,所以羊城那边倒也没有提出什么特别的疑问。
不管是南山碳纤维在长安市设厂,还是现在的南山紧固件,都算是南山集团走向全国的一个个棋子。
现在成为南山集团的一份子之后,营销不需要担心了。
“曹总,这个唐宗财还是挺懂事的呢。”
原本不少在网上骂娘的网友,突然发现自己刚刚骂过的话,似乎要收回来了?
特别是一些人总是觉得国外的技术比较先进,在那里不断的吐槽华夏的高铁。
要不然怎么会有以后都不用担心产能紧张的问题这种话呢?
看着电脑屏幕上面的介绍,若林也是忍不住夸奖了起来。
“是不是又要追加订购一批螺栓,然后我们满足不了?”
若林克彦这个技术专家,自然也不例外。
“之前这家公司也是成立了很多年,一直没有彻底的把唐氏螺栓给普及开来。”
自家的螺栓,加工起来很麻烦,成本不低。
“你觉得如果没有南山集团,我们今天能有现在的局面吗?”
这种强大,不仅是技术上的,还是营销方面的。
就像是大学里面研究的不少技术,没有进行产业化,直接就成为实验室里头的产物。
到时候,一些客户就会主动的找上门来。
“牛啊,这个原理连我这个学外语的人都看懂了,真的是好巧妙!”
这里发生的一切,曹阳自然是不清楚的。
而是直接把手中的东芝笔记本电脑放在了他的面前,让他好好的看一看华夏市场出现的新鲜玩意,到底是什么样的。
“难道是我们供应过去的零件出了什么质量问题了吗?”
【假的!国产高铁的命脉在自己手里,东瀛永不松动的螺母不过如此】
不少人肯定是觉得不服气的。
偏偏若林就带着自己的企业实现了。
“要不然我们的产品也没有办法卖到高丽、美利坚和华夏等地去。”
曾经一系列的文章把哈德洛克捧的那么高,甚至都还扯出来什么“工匠精神”之类的东西。
完全是放手让南山紧固件的触手伸到了省外。
……
要是他自己去搞的话,估计怎么都想不到还有这样子的方法去宣传吧?
“如果没有南山集团介入,我们再过几年也不一定能够实现大批量的生产。”
这是一件双赢的事情。
……
“再说了,如果不是南山集团,我们知道南车的大门朝着哪里开吗?”
唐宗财是个技术专家,一直就在紧固件领域钻研,对营销方面的事情,确实是不大擅长。
“曾经发那科就在他们手中吃过大亏。”
做决定总是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