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
唐若对周真道:“不是说好我请客,你怎么自己先把钱结了?”
“我们是夫妻,谁结不都一样,对了,再去买些料子做身衣裳吧。”
周真见唐若没有买别的,就提了一嘴。唐若嫁进门都是穿着自己的衣裳,还没有做新衣裳呢。
“不用了,我够穿。”
唐若倒不是不想穿新衣裳,只是明白周刘氏的为人,要是她知道了,自己以后又没有好日子过。
而且还有唐家那群人,总不能自己装一次惨,他们就不会再来找麻烦。
还是不要太出挑的好。
周真也知道唐若在担心什么。
“家里换季都会给每房发两匹料子做衣裳,你嫁进来本来就该做一身,娘不会说什么。”
说完也不等唐若拒绝,就拉着她在布料铺子去挑了一匹绵布,一匹素纱布。
还想再挑一匹绸子,唐若急忙拒绝。买了两匹布就够做好几身衣裳,再买昂贵的绸子,自己是想死。
周家的人除了周刘氏和林夏也没女人穿绸子。周刘氏是主母,林夏又是她儿子给她买的,当然不一样。
“我自己出钱,不是公中的钱。”
周真抱着绸子不撒手。
“不行,就那两匹布就够做好几身衣裳,这绸子不能要。”
周真见唐若实在不要,也不再勉强。
“那好,伙计就把这两匹布包起来,再拿两盒时兴的胭脂。”
“好!好!好!小的这就给您包起来!”
铺子的伙计高兴坏了,这两位在这推搡半天,好不容易有发话的,自己得赶紧把生意做成。
见铺子里的伙计这高兴的样子,唐若也不再推辞。
一共又花了三钱五十文银子,都是周真给的。
布匹价格较贵,一匹绵布一钱银子,一匹素纱三钱。素纱常做成衣裙外衣,穿上又凉快又漂亮,是有钱人家的女儿最喜欢的布料。
绵布常做成里衣,也可以做成外衣普通人家也会买些。绝大多百姓都是买些麻布做衣裳,因为麻布价格最便宜。
唐若抱着几盒胭脂水粉陷入了沉思。这周真还真挺心疼人的,可是自己从来没有用过这些东西啊。
又看看今天买的东西,都可以想到周刘氏的脸色得拉多长。
“你哪来这么多钱?”
唐若好奇的问道,今天光花的就有五钱银子。
“我常抄书,书社也会有人叫我抄些字帖什么的。以前就我一个人没什么花钱的地方,久而久之也存了些钱。”
原来是这样,古代常有家境贫寒的学子靠抄书贴补家用。只是周家家境也算殷实,周真干嘛好好的要挣钱?
逛了这些时日,已是傍晚。
到了村口就见到三三两两的村民在树下闲聊。见两口子大包小包的回来,纷纷闭上嘴,眼睛都盯着车上的包裹。
“六郎两口子去镇上买这么多好东西啊!到底是娶了新妇,这么大手笔,这嫁给六郎真是享福。”
村里的大娘看见这么多东西,尤其是那两匹布。就说起了酸话。
“李二娘说笑了,谁家郎君不给媳妇买东西的。”
听见李二娘的话,周真罕见的回答了她。几人都愣了,周真平常除了上学堂几乎不出门,更别提跟人打交道。
另一个大娘道:“哎哟快瞧瞧,这六郎娶了媳妇人都变了,这以前啊都不出门,现在都跟我们说上话了。
这老人说的就是对的,还是得娶媳妇,看我们六郎不就是。”
几个大娘开始打趣两人,大多都是说些酸话。唐若最怕的就是这样,只可惜不是坐家里的车,村里的驴车只停在村口。
“人逢喜事精神爽嘛,我们就不打扰大伙乘凉,家里还等着吃饭,回去了。”
“大娘再见!”
唐若也跟她们打了招呼才走。
见二人走远,人群又开始议论。
李二娘:“哼!早知道就让我孙女嫁过去,人都说那周六是个病秧子,可看看人现在过得多滋润,那么多东西,啧!啧!啧!”
大娘二:“可不是吗?那周家那么多钱,就算是个病秧子过得也比我们好。
可惜了娶了个破落户家的,还当个宝。你看那布料,一买就是两匹。
到底是商户家出来的,就是铺张。看这周六郎能宠她到什么时候。”
大娘三:“你们就酸吧,你们家想嫁过去,人家也得要才是,人家再怎么样也是大家出来的。
你们家孙女比得上?”
李二娘:“我呸!我酸她?我们家丫头长得不比那破落户家的强。
不就买点东西,能什么呀!
那周刘氏是个好东西,看她会不会容忍她铺张浪费。”
那大娘一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