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城,北梁国北地门户。
北梁之周,有大小十数邻国,或互通,或互伐,虽过百年,大局未改。
此地礼乐崩坏,鼎失共主。
君侯逐地,公卿逐位,豪吏逐利,商绅逐田,百姓逐食。
时有平山石虎,守城二十余载,未曾有失。世人皆颂其仁名,梁民亦尊之石虎公,言公在,则梁无亡。
然其为梁王所忌,得僚臣献计,密谋北狄兵临作势,明召石虎回京,实为逼其交权,用亲代之。
北狄将计就计,大举来犯。其时,梁王亲信代使已至平山城,闻风胆寒,仓惶弃旨而逃,并借王令,调城中守军五千随护,独留石公千余家将孤守。
石公急书求援,得两封京都回信。
一信勒他死守,一信命他献城。
石公阅后,两信皆撕,散家仆,点旧将,秣兵马,遣城众,率军出城,封北门,堵后路。
两军对阵,石公会狄王,献城不献身,终,战尽而亡。
石虎有二子,长子随他,习武从军。而劝次子治书,以图救国新路。
次子石玉,穷经觅知一道,深信倚之可取万世太平,故弃文旅野,遍寻仙踪。
周众笑之假慕仙为借口厌学,戏称石痴。
附身石玉文肉身后,林笑从其脑中查知其生平。
也知道了,石玉文是真心想求仙。
让他下定这个决心的,并非世人所想的厌学。
他非但不厌学,反而很好学,头脑也聪慧。
然,慧极必伤。
其父从小送他去梁都治学,他学到了许多道理。而通过这些道理,让他明白了一件事。
他从文,或可摘公卿之位,却无法如父亲所愿,解救得了这乱世。
这世道,从来不缺多一个叫石玉文的宰辅。
却缺一个愿怜世苦的仙人。
故此,石玉文矢志寻仙访踪,不畏世人嘲笑,不惜常宿大山。
别人求仙,只为自己能脱苦海,得逍遥。
石玉文,则带着极强的功利性,去寻仙。
明白他这一志向的,此世只有一人。
一名自愿跟在他身旁,做他随从。
她只有一个小名,叫小楠。
进石府后,被赐了石姓,故,也叫石楠。
她未读过什么书,但跟在石玉文身边,常得石玉文教她识字明理。
只是,毕竟时日不长,她虽明白了一些道理,但依然非常单纯。
单纯到,目睹了死亡后,便也学会了轻生死。
她曾不止一次问过石玉文,常去大山,就不怕被山中财狼吃了吗?
石玉文每次回答都很简洁,怕就不是石家人。
她是石家人,所以,她也不怕。
包括,眼前城下的这支黑军。
她也不怕。
尊敬的大老爷战死了,敬佩的大少爷也战死了。
小楠便觉得,这样的死,是可以做的。
她仰慕的二少爷,也绝无愧于石家人。
她的想法很单纯,既然这世上已经容不下他们,那么,就跟随大老爷和大少爷而去。
这,是她从二少爷平静的眼眸中,领悟到的想法。
所以,她背起动弹不得的少爷爬上城墙。面对压境大军,无畏地报上名号,而后奋勇一跃,凛然就义。
但她还是本能有点怕,所以,她闭上了双眼。
前世时,林笑就一直抱怨自己太过心软,不肯蒙眼做那黑心骗棍。
当他,看到少女刚烈赴死之际,心弦“嘣”的一下,好似有什么断开了。
他再顾不上藏匿肉躯,生死之际,九霄玄心诀极运,气贯全身。
而随着小楠这一跳,石玉文肉身中残留的最后一丝执念,悄然消散。
两厢一合,心执相,神掌壳,肉身可用。
弗!
两人即将摔落墙角的瞬间,回风卷衣。
一股回旋烈风,稳稳将两人托住。
哗!
黑甲军成片哗然。
旋风中,一只手从身后搂住小楠的肩头。
动作很轻,轻得小楠没有察觉。
跃出城墙失重后,她就感受不到背之人的重量。
面临死亡,她虽悍不畏死,但心神仍不免绷紧,以至于,未察觉到搭她肩头的手掌。
眼睛不敢睁开,只在心中暗怪,怎么这城墙这么高,还没落到底。
林笑御气凭空,飘飞而起,缓缓飘到黑甲军阵前,引得成排甲士惊慌后退。
有怕的,也有不怕的。
当即就有将领喝令弓箭手们满弓瞄准。
最先反应过来的,不是黑甲军统帅狄王,而是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