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3章 水稻大省(1 / 2)

金所长解释一番,金美丽跟唐昊两人才恍然大悟,原来所长手上正好有两个举荐名额,加上早年共同研究之情!

可以为两人铺路一番,争取一个面见的机会!

至于之后的造化,那就只能看两人各自的福缘了!

记得小时候,父母种地,会时常有一段“ 休养生息 ”的时间,把秧苗插进土里的一段时间之后,除了给秧苗灌水、放水、施肥之外,便是时常去田地里看看,几乎不做什么事情,

这中途有一段时间的“ 休息 ”期,可以去做别的事情,慢慢地等到秧苗长得茁壮,结了稻穗,便准备好要收获了。

这个过程中,没有焦急,没有担心秧苗长得够不够好,也没有办法去左右稻穗结的是多还是少。

因为做了一切能做的,剩下的,便是慢慢耐心等待,等待稻子自然成熟的那一天。

自然的作物有它的节律,我们人也是。

我们可以时常“ 观察 ”一下作为自身的“ 稻子 ”,处于生长的哪个阶段?

是播种、是育苗、是生长、是欢快地长高,还是正在慢慢结穗的过程?

稻子没有办法看到它还没有到达的阶段,

但它一定是在自己的成长的过程中,

到了最后,便是在做了我们能做的事情后,耐心等待,平和地、喜悦地等待“丰收”的那一天,

无论收获什么,那都是上天赠予我们的愛的果实。

请再多一些耐心吧,如辛勤的农人笑看自己的“ 农作物 ”孩子,祈愿它健康茁壮成长、开花结果、自然成熟,香满人间。

稻作文明发源地,世界最早栽培稻发现地。

一万多年前,野生稻就在华夏大地生根发芽,这是世界上最早发现的亚洲稻痕迹。那时候的野生稻匍匐在地面,个头瘦小,谷粒也远不及现在饱满,但是古代先民还是敏锐捕捉到了它的可食性。

从简单采集到大规模种植,再到六千多年前的马家浜文化时期,野生稻逐渐成为与人类命运共舞的栽培稻,籽粒饱满,千粒重也增加了。中国成为世界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也是世界稻作文明的发源地。

从野生稻到餐桌主食,水稻的蝶变之路,从一株毫不起眼的野稻,一步步登上粮食作物界的“王座”,水稻的登顶之路历尽艰辛。唐朝,水稻成为人们的主要口粮之一,种植面积大幅提高;宋朝,水稻熟制从一年一熟提升到一年两熟,产量跃居粮食首位,这让宋朝也成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个人口过亿的国家;明清时期,南方部分地区水稻熟制提升到一年三熟,解决了更多人吃饭的问题。

水稻全身都是宝,稻谷壳被当作动物饲料和建筑材料。稻草用于编草绳、打草鞋、织簑衣、盖草房等,富余的大米还可以用来酿酒。水稻见证了农耕文明的发展,也见证了中国人从风餐露宿到安居乐业的巨大变革。

三代院士,两脚泥巴,进入20世纪30年代,科学技术对水稻产量提高的作用日益凸显,水稻育种在艰难探索中不断超越自身极限。

“中国稻作之父”丁颖院士创下了世界第一个把野生稻抵抗恶劣环境的基因转移到栽培稻的成功先例,培育出了产量高、长势旺、适应能力强的水稻品种“中山一号”和60多个优良品种,为稻作科学上的研究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面对高秆水稻倒伏严重,黄耀祥院士开创“水稻矮化育种”,使水稻产量由平均亩产150公斤~250公斤提高到亩产350公斤~400公斤,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0世纪70年代,“人粮地”矛盾突出。袁隆平院士的三系杂交稻技术和石明松发现的两系杂交稻技术,让水稻产量比普通良种平均增加20%左右。

现在,“超级稻”品种的培育,使水稻最高亩产能超过1200公斤,“禾下乘凉梦”稳稳实现。中国用仅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世界20%的人口。产量增加的同时,水稻口感也越来越好。中国人不但能吃饱,而且吃得越来越好!

水稻邂逅航天育种,“上天入地”,只为攥紧中国种,科学家对水稻的“改造”不止于“入地”,还要在太空中一展身手。1987年水稻种子首次进入太空,通过太空特殊的环境使水稻的基因产生变异,产生了更优良的性状。

2022年11月,水稻种子又一次被带上太空,并经历了“萌发、生长、开花、结穗”全生命周期的培养实验,完成了从种子到种子的发育全过程,这是国际上首次在轨获得水稻种子。

水稻种子经历“太空旅行”顺利返地后,科学家们的工作可以说才刚刚开始。

太空种子的地面之行又会有哪些奇妙火花?航天育种高级工程师张传军表示,航天种子还需要在地面环境进行选择、培育、优选,至少要经过4~5代的过程,才能完成成果转化,把优质种子选育出来进行地面种植。

对于未来航天运行的发展目标,国家航天育种工程首席科学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