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3章 下海南(1 / 2)

南繁人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群体,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流域,大家平时制种在本地种植一季之后,都会带着种子去海南租地,因为那里的高热天气环境,可以避过冬天,直接进行再次种植,等第二年二三月份收获种子,正好可以返回家乡进行播种繁殖!

这样的水稻种子繁育人员是没有过年一说,每当大家过年回家的时候,他们就是最忙的,背井离乡,远赴海南进行制种繁育!

这样的专家人员统称为南繁人!

木材本身十分沉重,顺着水流冲下来“声如山崩”,而“水急势重,人在水中为木所冲而毙,木亦随深没者。”可见黄花梨木运输的风险极大,不难想象昔日有多少黎族人为了采集黄花梨木葬身在山林里、溪水间。

而运木一旦失败,不仅人可能丧失宝贵的生命,连已采集好的木材也会随着溪水流走,因此,古人慨叹道,“运木固未易易也。”

现存于广东中山图书馆的《琼黎一览图》中的“运木图”的图像内容和《琼黎风俗图》中的基本一致,同样描绘了三位黎族青年通过水路运输黄花梨木的景象。

根据《清代黎族风俗图》的收录,笔者可以看到经过点校的配文内容:“……及水势稍缓,复乘出黎地,此水虽同归于海,而所归之海,又非出口之地,于是合众力扛曳抵岸,始得以牛力挽运抵出海之地焉……”

与《琼黎风俗图》“运木图”的配文相比,《琼黎一览图》缺少诗文的描述。不过,增加了一段黎族地区水系以及使用牛力进行陆路运输黄花梨木的描述。虽然黎族山区的水源都“同归于海”,但由于水流方向的特点,“所归之海,又非出口之地”。

因此,需要“合众力扛曳抵岸”,防止水流将黄花梨木冲走。到了岸边,“以牛力挽运抵出海之地。”这表明黄花梨木的陆路运输是通过牛力进行的。

黄花梨木的运输,分为水路运输和陆路运输两种方式。《琼黎风俗图》和《琼黎一览图》中的“运木图”向我们展示了黎族百姓水路运输黄花梨木的过程。

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琼州海黎图》中的“运木图”,则向我们展示了黄花梨木陆路运输的场景。图像中,五名黎族男青年,奋力将岸边木排上的黄花梨木运送至牛车上。

“花梨,产巉岩密峝间,斩伐经月成材,则合众力扛抬下山,乘溪流急处,以柏木编筏载出。至平岸,始得以牛力车运。採办盖不易云。”《琼州海黎图》“运木图”的配文,生动描述了黄花梨木从选择采集地点、采集时间到进行水运运输和陆运运输的全过程。

黄花梨木生长在“巉岩密峝间”,其生长的不易和环境的险恶,就好像黎族人民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和生命力的顽强。值得一提的是,黄花梨木的生长环境和时间也决定了黎族人民采集砍伐的环境和时间,但在三幅“运木图”中都只是在配文中有描述,没有展示他们采集黄花梨木以及“至平岸”后再由“牛力车运”送到村寨的图像,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明清两代,黄花梨木不仅是民间商人渴望得到的珍贵木料,也是海南地方官府向朝廷进贡的物品之一。清乾隆《琼州府志·卷八·海黎志》载,“琼郡每年例办进贡花梨、沉香。向来各州县承办花梨木,系专差领票,赴黎购买。”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周京南曾对现存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养心殿造办处行取清册》中朝廷采办黄花梨木的内容进行考证:“乾隆元年正月至十二月,旧存:花梨木三千零三十四斤八两一钱。

乾隆元年正月初一日至十二月三十日止,新进:花梨木六千三百十四斤,尚存:花梨木七千九百三十三斤十三两五钱。乾隆二年,旧存:七千九百三十二斤十三两五钱。新进:二千八百六十七斤。

实用:一千七百零五斤十三两。乾隆十七年,旧存:花梨木四千九百零三斤十两八钱三分,新进:花梨木二千三百八十斤,实用:四百十一斤八两,下存:六千八百七十二斤二两八钱三分。”

从上文可见清代宫廷对于黄花梨木的需求之大。由于过量开采,黄花梨木资源急剧减少,到清末已几乎没有可供开采的黄花梨木材。而历史上官府对黄花梨木的过度掠夺,也引发了黎族人民的多次抗争。

今天,黄花梨木的原始采集和运输已成为黎族人民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记忆,保存在精美的图像和诸多古籍文字中。

张慧是海南澳斯卡国际粮油有限公司董事长,回忆起项目落地初期的曲折过程,她说:“可谓一波三折,但在这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洋浦工委管委会的诚意和决心,感受到政府部门的‘店小二精神’。”

被海南自贸港政策吸引,张慧来海南投资。海南澳斯卡国际粮油项目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后,洋浦引进的首个适用加工增值政策的重点项目。

最初,海南澳斯卡国际粮油有限公司与洋浦工委管委会组成联合选址工作组开展前期工作,考虑到项目吞吐量较大,贴近码头区域有利于降低企业物流费用,提升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