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4章 拓展人脉(1 / 2)

对方顿了顿接着想:“分明是在我伤口上撒盐呢。还多经历几次,就这么一次我现在都受不了了。再多来几次我还活不活了?”

虽然心里十分不痛快,但王大师也不好发作。脸色憋得铁青。

其中一位老专家再次看向那青花瓶,不由得啧啧称赞说道:

“小白。你果然得到你爷爷的真传了。

老白当年就是靠着一手鉴定瓷器的绝活愣是让白家跻身金陵五大古玩世家之首。

看来你们白家有瓷器鉴定的不传之秘。

明代的东西到现在几百年的时间居然保存这么完好。

别说是小王了,要是有人拿给我,我还真一定就敢当场买下来。”

老白听闻无奈的笑了笑连忙摆手说道:“没有前辈您误会了。这东西不是我捡到的,是他捡到的。”说完便指了指一直没有什么存在感的李明诚。

众人听闻顿时大吃一惊,全都上下打量了一番李明诚。

不由得称赞道:“这位小友可谓是深藏不漏。小小年纪居然有这么深厚的功力,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一出手就捡到了这么一件嘉定年间的缠枝莲纹青花瓶。”

众人本以为捡到漏的人和他们年纪相当,但看到不过二十出头的李明诚自然是大吃一惊。

李明诚听闻则连忙摆了摆手说道:“哎。前辈。您说错了。这东西可不是嘉靖年间的。”

那老专家听闻并没有着急,只是笑了笑说道:“既然如此。那小友不妨说说这东西是什么年份的。”

李明诚听闻沉思了片刻,随即说道:“这是一件永宣青花。很有可能是永乐年间的产物。”

那老专家听到李明诚说出永宣青花,随后便问道:“哦。小友有什么依据吗?”

李明诚听闻笑了笑,心里暗道:“到我表演的时间了。”

李明诚看了一眼那摆在桌子上的瓶子,随后轻轻笑了笑说道:

“当然有依据。我想这些表面的东西我就不多说了。但是诸位显然是遗漏了一些细节。正是从细节。我判断这是一件永宣青花,很有可能是一件永乐年间的青花。”

几位老专家听闻,并未多说。只是静静的听着李明诚继续讲下去。

“诸位你们看。这瓶子上的纹饰是缠枝莲纹纹饰,这些连纹从中心开始向着四周蔓延。中间的位置则形成了一朵朦朦胧胧的束心莲形状。

这永乐帝也是师承自明太祖朱元璋,一向最喜欢清廉的官员。而这束心莲的莲字和清廉的廉字相同。因此便将这莲花赋予了一种特殊的意味。

但是这些典故各位自然比我知道的清楚。这束心莲缠枝莲纹的形式是明太祖时期被宫廷御用匠人们创造出来,并不是永乐帝的专属。

但永乐帝也十分喜欢,这种纹饰不仅没有被废除,反而大肆发扬。许多官窑都争相学习烧制。

这一纹饰不仅存在于永乐时期的青花器具上,宣德,嘉定年间的青花器具上也可以找到这种束心莲缠枝莲纹。

但诸位显然只是专注于这纹饰,却忽视了重要的一点。

这件瓷器所使用的青料是苏麻离青。

这种极为罕见的青料不是明代当地生产的,是郑和下西洋后从中东地区带回来的。这种青料的价值诸位显然清楚,比黄金还要珍贵。

苏麻喇青这种青料里还有比例不小的铁元素。在高温下烧成后的青花表面,就会“长出”蓝黑色的、泛金属光泽的“铁锈斑”,像从瓷胎里面开出的小花一样,并有轻微的晕散效果,使这种青花蓝色看起来明艳而又深沉。我这件东西上的青花蓝色正好符合这种特点。

但是这种青料只出现于永宣青花之上,因为永乐帝去世后,宣德帝虽然时不时还会派往船只去往海外同其余邦国交往。

但到了嘉定帝年间的时候,这种交往就彻底断绝了。自然也就没了前往海外的船只。苏麻喇青的再也进口不来了,官窑又改回了当地生产的青花料来烧制青花。

这位前辈你说我这东西是嘉靖年间生产的,自然是不对的。它肯定是一件真正的永宣青花。

而且我记得当初郑和带回苏麻喇青后,永乐帝大喜就命人烧制了一批青花。

等到郑和再一次下西洋的时候,还带去了一些瓷器当做礼物。

而这些青花瓷器却和以往的有一些不同,那就是缠枝莲纹的李子更加卷曲一些,只是因为当地人喜欢罢了,工匠做出的更改。

你看我这一只瓶子,上面的缠枝莲纹李子是否也是更加卷曲一点。”

几位老专家听到李明诚的一番话,连忙凑过去对着那瓶子仔细看了起来。

仔细看了一番后,他们立刻意识到自己果然出错了,这东西的确是永乐年间的东西,而不是嘉靖。

几人再次抬头看向李明诚的时候顿时全都惊呆了。

李明诚的才学深深折服众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