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笛声不如琵琶曲来的婉转曼妙?”
“既然堂兄如此说,那我可就等着待会在船上一饱耳福了。”
刘公公瞪了红筠一眼,偏头示意她离开。
红筠只得抱着琵琶飘飘离去。
树后的十七一双眼在黑夜里炯炯,鸮鸟一般明厉。
枝叶茂密,挡住了月光的照拂,树下黑沉沉的,十七一身的黑,全身上下只一双眼睛露在外头,鬼魂一般同这夜色相融,哪能轻易就教人发现呢。
更不消说她那一身的功夫,一呼一吸间,都在提劲控制,步子猫一般灵捷,饶是褚不羡这样的大内高手,也难察觉她的动静。
虚惊一场后,十七早就趁着他们被那个叫红筠的乐人吸引注意力时,探出了半个脑袋,看了个全程。
心想着,这个堂兄还真是不解风情,这么一个娇弱美人,带着游湖多好啊。
除了替他们可惜之外,十七更多的还是着急无奈。
与记忆中相似的背影勾的她心焦不已,偏生这正脸就是死活看不着。
那个提灯的太监正正好就站在那人前头,给挡了个严严实实。
好容易等到这提灯的太监转身往前继续带路时,那侍卫也转了身,又留下个背影。
十七紧随其后,看着他们走到岸边,似是停泊船的地方。
因岸边有台阶顺延而下,几人走下去后,十七渐渐只能看到上半身,她只好跃上树梢查看。
台阶下头,有块石板台,临水一侧停靠着一只小船。
先前离去的小黄门已经在小船上备好了酒水,船头悬挂着的灯笼摇摇荡荡,月华既奔涌在湖面上,点缀着水光粼粼,又慷慨的铺盖在孤舟上,照着人影昭昭。
李舒廷与李省思先后进了船舱。
两名侍卫分别上了船头与船尾。船两头,他俩齐齐转身背对船舱,面朝船湖水,持刀而立。
从十七这儿看过去,便是个侧影。
她的眼睛死死的盯着那个侧影。
两个侍卫,两位主子,一划桨的小黄门,船上统共五人。
十七一心盯着的那道身影就立在船头处。
先头提灯的两位黄门太监,并未上船。年长的那位留守在岸上,提着灯照亮下头的石板台,另一个小黄门在水边石板台上,正在解船绳。
一旦船绳解开,船桨划动下,船头向前而去,留给十七的便又是个背影。
奈何是在船头!
若是那人在船尾,轻舟前进时,船尾于后,上头的人直接就面向她,便能看个正着。
这水波淼淼,她又没有水上飞的本事,船若走远,去了湖中央,可就没法继续跟下去。
即便沿着水岸边上走能跟着游船踪迹,可湖面宽广,船行于中间水路,离岸远,又是夜里,很难看清船上人的面容。
其实夜还长,船有去时,便终有归时。即便不归来处,只要紧盯着船的行迹,等船停泊,人上了岸,接着跟踪,总能看到正脸。
偏偏船头那人,如此牵引着她的直觉,让她失了来日方长的耐心,压根儿不愿多等。
时间在放慢,小黄门解绳子的动作映在她的眼睛里,一点一点的吞吃着她的焦灼。
弦月如弯刀,割人耐性。
偏偏夜色凉如水,教人清醒。
十七有了主意。
她翩身下树拾起一块小石子,复又上树,将小石子弹射而出,砸在解船绳小黄门的后膝上。
小黄门腿一软,身子往前一倒,扑进了湖里。
这一番动静,果然引得船头那人转头。
十七狭长的眼睛睁得发亮,夹着眉心紧蹙起皱,明明这一转头只在眨眼间,可她仿佛等了一个甲子那般久。
从幽州蓟县的山村到陌生的长安,这跋涉千里的答案。
吉华村村口众乡亲们,那句“早点回来”的依依惜别。
始于笔架山上的一场血仇,酝酿了九个多月的恨意归属。
——通通落在了这个转头的刹那间。
天上掉落的月色清浅,船头悬挂的灯火昏浊。明明都是迷昧不清的一点亮,两处光点的夹击下,偏偏威力不凡,让那张脸暴露无遗,可见分明。
就是他!
就是这张脸!
这张脸,这张在笔架山的白皮松上见过的脸!
是从去岁九月到今朝六月——两百七十多天的日日夜夜里,被日复一日的仇恨浇灌冲洗得愈发清晰深刻的脸!
十七瞳孔骤缩,目眦欲裂,扶着树那只手,生生在粗壮的树干上印出了掌痕。
那年寒冬的吉华村,收养她的阿翁。
温馨的篱笆院里,教她习武的阿翁。
笔架山上的陷坑里,血迹斑驳的阿翁。
深秋悲怆的清晨,再也唤不醒的阿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