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村中间那棵已经掉光了叶子的银杏树下。
看见李让,正在笑呵呵的听着一群村民吹牛逼的二叔公招手道:“二娃子,过来。”
李让搓揉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脸,强撑出一个尴尬而不失礼貌的笑容,走到二叔公面前。
“二叔公,您老有何吩咐?”
“呵呵......”
“是这样,老头子琢磨着这不过完元正还有一段时间才到春耕,不如趁着这个间隙,将几个村子的年轻男女都聚集起来,也好多成全一些小辈,多生些子嗣......”
听完二叔公的讲述,李让明白了二叔公的意思,又要办一场相亲大会呗。
李让刚想点头,忽地灵光一闪道:“二叔公,孙儿也有个事情想跟大家伙说一说,这不昨天陛下又给孙儿升官了,让去扬州做别驾,四品官呢,既然您老要办相亲大会,不如由孙儿牵头,将升官宴也一起办了。”
二叔公一愣,忍不住惊呼道:“啊,又升官啦,还是四品,那是大官儿啊。”
李让煞有其事的点点头:“是说啊,就是这扬州有点远,孙儿想着这一去扬州可能又是几年回不来了,大家凑一块儿热闹热闹,您觉得怎么样?”
“呵呵呵,好事,这是好事啊,就该这么办。”
二叔公一锤定音,笑得眼睛都眯起来了。
李让又升官了,这对于太平村来说可是天大的喜事,至于去扬州为官,那又怎么样,总归是去当大官的。
乡民们不懂这其中的弯弯绕绕,在他们看来,只要李让升官,那就是天大的好事。
很快,李让升官的消息就在村子里蔓延开来。
一群乡民的话题也从昨日的爆炸转移到了李让升官这件事情上。
十九岁的四品官,让整个太平村的乡民都与有荣焉,直言太平村的风水就是好,竟然出了这么个大官。
而李让和二叔公聊完事情之后,便迅速逃离了漩涡中心,大有一副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的风范。
转移话题,最简单不过的手段了,但是很有效。
回到府中之后,李让的心情总算是好了一点。
召来管家周行,让他去安排宴请村民和举办相亲大会的事情。
李让便叫人喊来虎子哥,开始商议办私塾和养猪场的事情。
如二叔公所说,春耕之前,大家都有闲暇的时间。
而这两件事情从李让大婚开始就在谋划之中,现在也到了该落地的时候。
虎子哥应邀前来,朝李让笑道:“咱们村的村民没什么意见,至于胡家村李家村和赵家村,他们之中依旧有人对私塾一事抱着疑虑,我的意见是,纯自愿,不愿意送娃儿来的上学的,就算了。”
李让点点头,有人不愿意送孩子读书识字,本就是预料之中的事情。
毕竟李让的话说得好听,减大家的租子,但不到收租子那天,谁也不敢确定。
万一李让变卦,庄户人家如何能供养得了一个读书人?
所以,李让果断同意了虎子哥意见。
自愿那就自愿,反正私塾我修了,先生我请了,你们不来,那是你们的损失。
养猪场不耽搁农时,更何况养了也不怕卖不出去,倒是没有人有什么疑虑。
二人商议了半天,总算将所有的事情定下章程,接下来就是侯府拨钱,召集几个村子的壮劳力开干。
不过具体怎么做事就和李让没关系了,李让给了虎子哥充分的信任。
或者说,李让对于广大劳动人民总是充满了信任,李让相信他们一定会商议出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案的。
又了了一桩事情,李让在长安要做还没做的事情便只剩下两件了。
其中一件不足为外人道,而且也还不到时间,李让便没有投入过多的精力。
另一件,便是送龙陵出嫁。
龙陵出嫁的日子还没定下,所以李让只能等,而这一等,就是半个月过去。
上元佳节,百姓们已经很少议论火器局爆炸之事。
除了报纸上依旧会有人发表文章,质疑官方给出来的火器局爆炸的缘由之外,对于百姓来说,就好像此事从未发生过一般。
更让百姓们津津乐道的,是当朝弘化公主与吐谷浑大汉的婚期。
二月二,龙抬头,宜婚嫁,宜出征。
上元节这一日的报纸上一共刊登两件事,一件是弘化公主将于二月二出嫁和亲,
另一件事,则是大唐江南水师将于二月二这一天开赴岭南。
只是两件事情的热度一个在天一个在地,弘化公主出嫁一事,百姓们耳熟能详,至于这打仗,除了少数人关注之外,百姓们是不怎么关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