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13章 淮南大战(1 / 2)

孙权听闻鲁肃有计,抱拳道:“愿闻其详。”

鲁肃言道:“刘琦虽收兵安民,但关羽大军就在许昌,中原曹军必不敢轻举妄动,可出四路军取徐州:主公自领大军出合肥围攻寿春,广陵再分一军沿海北上,水军自淮水东西接应,可叫曹军疲于奔波应对,此时再另遣庐江兵自石亭袭寿春之后。只需一路破敌,可进中原矣!”

“此计大妙!”孙权闻言大喜,笑道:“夏侯惇北上,曹军中仅曹仁一人,孤亲自对战足矣!黄公覆与子明领一军去广陵,吾兄弟孙瑜、孙皎同引大军去石亭,设计袭取徐州,何如?”

陆逊蹙眉道:“自大都督跨海北进后,曹军便加强沿海防御,广陵兵马难以北上,纵曹仁不识此计,只恐为司马懿看破,石亭之地险峻,一旦兵马遇伏击,进退两难,得不偿失。”

孙权怫然不悦道:“司马懿不过黄口孺子,安能识破吾计?”

吕蒙略作沉吟,抱拳道:“鲁都督之计虽妙,却不足以出奇制胜,末将可补充一计,必叫司马懿也防不胜防。”

孙权自劝学吕蒙后,发现他成长极快,深得鲁肃认可,顿时满眼期待:“子明但讲无妨!”

吕蒙言道:“今与曹军相持不下,主公可假意震怒,强征百姓为军,做出决战之势,既可取信于曹军,亦为激起民怨。暗中选一千水军扮作商民百姓,皆穿白衣渡淮跨海北上避乱,却将精兵藏于船内,袭取东海郡。向北可与大都督会合,向西可策应主公大军攻寿春,若庐江兵马进军顺利,取徐州易如反掌。”

鲁肃颔首赞道:“此乃暗渡陈仓之计也!四路大军,虚虚实实,谅司马懿有通天之能,亦难料此计。”

陆逊在一旁蹙眉不语,此计看起来的确精妙,就算曹军看破庐江兵马,也料不到还有一支奇兵,但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一时间却又不知从何说起,见孙权对自己已有所不满,只好低头不语。

孙权激动得站起来,抚掌大笑道:“子民真乃吾之子房也!”

吕蒙言道:“广陵兵马乃是奇兵,若用望重之人,曹仁必然警惕,末将愿选年轻小将,以整兵抚民为由前往广陵,可保无虞。”

孙权对吕蒙极为满意,点头道:“公瑾已跨海北上,曹军定料不到吾故伎重施,今拜汝为征北将军,再建奇功。”

吕蒙拜谢,孙权遂命鲁肃传令,三日后大军出动,水陆并进攻打寿春,陆逊自淮南各地征发民夫钱粮,做出决战之势。

合肥吴军出动,探马早已报知寿春,曹仁急聚众将商议对策:“孙权自到合肥,一连数月心存忌惮,此番尽起大军而来,必有所图,诸位有何高见?”

蒋济言道:“此必是孙权闻知周瑜袭青州,急于北上会合,贼军士气正盛,不必出击,只需布防。”

曹仁眉头紧皱,轻叹道:“今中原大乱,处处交锋,长此以往,无异于坐以待毙?诸位可有良策破敌?”

司马懿目光深沉,缓缓道:“孙权数月未动,忽然出兵,恐非为青州战事,吾料必有诡计。”

这两月司马懿几次识破吴军之计,深得曹仁信任,忙问道:“仲达可看出有何古怪?”

司马懿明锐的目光扫过地图,言道:“吴军水陆并进,意在牵制都督大军,必有奇兵策应,今观江东局势,唯有庐江兵马可调动,吾料必从石亭袭寿春之后。”

“哦?”曹仁双目微凛,沉声道:“碧眼儿欲断某归路不成?”

蒋济惊道:“寿春兵马无暇分兵,如此岂非危矣?”

司马懿笑道:“潜山一带地势复杂,夹石、挂车两地极为险阻,只需预伏一支兵马,便叫他有来无回。”

曹仁道:“此去埋伏,非临机应变之将不能胜任,孙权大举来攻,众将需齐心守城,文烈要掌水军守备淮水,还有何人能当此大任?”

司马懿抱拳道:“属下荐一人,可保石亭无虞。”

曹仁忙问道:“何人?”

司马懿言道:“此人姓王名基,字伯舆,乃东莱曲城人也,虽止二十出头,却文武兼备,才德过人,深得兖州刺史王凌器重。半月前运粮到寿春,吾观其账目清晰,调兵有方,有大将之才,可堪大用。”

曹仁马上命人将王基传来,见来人面容稚嫩,却举止沉稳,问了一些军务兵法,无不对答如流,不由大喜,当即提拔为安平将军,领精兵五千往石亭布防。

司马懿与王基到营中点兵,又叮嘱布兵之事,虽一一安排稳妥,心中却还是有些不安,总觉得哪里有些疏漏,独自到城上巡视散心。

众将各去准备,曹仁独自坐在堂上出神,空荡荡的大堂一如他此刻的心境,萧条冷清。

望着渐渐西斜的阳光,长声叹道:“刘琦……”

想当年灭袁绍、定河北,半壁江山在手,曹氏一族何等风光,麾下人才济济,文武数不胜数,但自准备取荆州,遇到刘琦,便急转直下,简直是曹氏克星一般。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