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旨!”狄仁杰身边的一名侍卫领命离开。
狄仁杰静静地站在宫城的台阶上,仰望着天空中那轮皎洁的明月,心思复杂难辨,而又有些沉闷。
“狄公,陛下召见工部与户部的人,怕是为了这次的冬季征兵吧?”杨师道走近狄仁杰,陪伴其身侧轻声说道。
狄仁杰摇摇头说道:“不清楚,但我估摸着,八九不离十。”
“陛下如果想要征兵,那就应该是为了冬季的安西一战,但这件事儿我们却无能为力啊。如果按照陛下所言,朝廷的银子恐怕不会太够吧?
如今大唐境内的矿脉,都已经掌握在了狄公您的手里了,这样岂不是正合陛下的心意吗?”
杨师道疑惑的看了看狄仁杰,不明白陛下既然有意要征兵,那么为何又会召见工部和户部的官员呢。
“哼,你错了,陛下召见工部、户部的官员,恐怕并不单单是为了冬季征兵,而且是想要从两部。
借助冬季征兵这个理由,把大唐的钱粮储备加强一番吧,而我大唐如今最缺的便是银钱。”狄仁杰冷笑一声。
他可不觉得,杨彦章会放弃这个机会,不趁着这个冬天的时候,大举扩张兵马。
“陛下真要征兵三年?狄公,我大唐如今刚刚经历了辽东之乱,虽然暂时平定了那里的叛乱。
但如果大规模的征兵,势必会影响大唐的民生,这个时候如果陛下征兵,臣觉得并不是明智之选。”杨师道不赞同狄仁杰的说法,他总感觉,杨彦章征兵,有些小题大做了。
“你懂什么!我大唐的疆域已经越来越广袤了,这些年我大唐一直没有动刀兵,但这不意味着我大唐,真的没有敌人!
我大唐虽然强大,但我们也是一路杀出来的,不论是吐蕃,还是西突厥,哪个不是视我大唐为宿敌!而且你不会忘记吧。
如果不是我们当初在漠北击败了他们,恐怕现在我们大唐,已经陷入到了各种各样的危险当中,甚至是灭国之祸也不足为奇。
如果不是有陛下坐镇关中、关陇,伱以为我们能够坚持到今日?”狄仁杰愤怒的转身,指着杨师道骂道。
“狄公,微臣只是觉得,此事儿并没有什么好激动的,我大唐有陛下,有太极宫内诸多的谋士。
有朝堂之上一百余位重臣,陛下乃是天下共主,如此大义凛然的事情,自然是应该交给陛下来办,何须劳烦狄公您操心呢。”杨师道依然是恭敬的说道。
“哼,老夫也曾听闻过,这大唐的将帅,除了陛下外,便是裴炎、房玄龄等几位相爷,还有就是兵部尚书狄青。
如今陛下欲调动户部、工部二部,这是想要做什么,老夫还真是猜不透陛下心里在想什么。”狄仁杰叹口气,缓步向御书房走去。
而此时的杨彦章,正端坐在龙床上,一边喝茶一边看着手里狄仁杰呈报给自己的奏折,不停的啧啧称赞,但却是始终不肯签下批示。
“陛下,您真的准备让工部、户部的官员全面负责军饷拨付?”狄仁杰进门后,看了一眼在座的武媚,而后又扭头看着一直盯着自己的杨彦章问道。
“嗯,朕准备亲自监督。”
“那您的身体行吗?”狄仁杰再次关切的说道,如果陛下真的亲自参与其中,那么自己的计划恐怕就难以实施了。
毕竟,陛下是帝王之尊,不可能为了钱粮的事情,而让陛下亲自前往军营。
“没事儿,朕还不至于连军饷的发放都做不了主。不过你怎么突然之间要改善民生?朕怎么不记得朕让你做过此类事情?”杨彦章抬起头,疑惑的问道。
狄仁杰被皇帝一句话,弄的哑口无言了,陛下不记得,难道他这个当臣子的也记不住吗?
看着狄仁杰尴尬的样子,杨彦章也就释怀了,狄仁杰这货就是一个木脑袋,而且还是个很懒散的木脑袋,他不记得才符合他的性格,他若是一直勤快,那才不正常。
“你是想让朕用钱,去招募新兵吗?”杨彦章再次放下毛笔,拿着奏折晃动了几下,问道。
“微臣斗胆说一句,大食人在冬季来临前,或者是在夏季来临前,不敢贸然进犯我们大唐。
而且,陛下,大食人如今正在集结兵力,准备进攻波斯,所以我大唐根本不需要为钱粮操心,而我们只需要防守就可以了。”狄仁杰认真的解释道。
“所以呢?”
“所以微臣建议,我大唐可以先征集一部分兵力,而后在春季,再继续征兵三年。”狄仁杰想了想说道。
杨彦章放下奏折,看了看狄仁杰,又瞅了瞅武媚,而后说道:“你觉得朕是那种贪图享受之人?”
“微臣知道,只不过是陛下不愿意在寒冬腊月的时节征兵罢了。”
“那么朕问你,如果我大唐兵锋不减,反而愈演愈烈、愈发强盛呢?”杨彦章眯缝着眼睛看着狄仁杰问道。
“那自然是可喜可贺了,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