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民书院>武侠修真>朱元璋能看到我的梦境> 第127章 127属实是王姥姥进丞相府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7章 127属实是王姥姥进丞相府了(2 / 4)

在古代联姻是拉近两个人关系的最佳手段。

国与国之间也是这般,诸如孙权刘备联姻,联合抗曹。

“嗯。”

吴卫相信王布犁是个聪明人,一点就透。

二人没说多久,便有小厮前来喊人,说是饭菜准备好了,请二位入席。

王布犁这才被引入相府深处,内设高墙,重堂复道,庭立三门,相府的规制。

庭院前都种着白皮松柏,阶梯全都是青石,上面不见一个树叶以及尘埃,周遭仆人多如牛马。

但胡惟庸很守规矩,朱元璋稽古定制,约饬文武官员家不得多占隙地,妨碍居民居住,又不许官员在宅内凿池养鱼,以免伤泄地气。

目前而言,胡惟庸是不敢违背朱元璋定在明面上的规矩。

士大夫宅

在厅前还有屋,俗名“五厅三泊署”,意思是说可以借此障蔽炎热。

再通俗点就是凉棚(卷棚)。

大明皇宫中每当夏季就搭卷棚。

小说《金瓶梅》中也提到西门庆搭盖卷棚。

需得有钱有势人家才有资格。

按照陆游记载蔡京的宅邸。

王布犁被引到此处,是厅上待客,童仆供待,宜列于此耳。

至于窗户也有说法,唤作柳叶格。

据大明人考据,这种模式始见于宋代的秦桧,被成为太师窗。

厅堂之中,有堂联,有春帖。

王布犁瞧着那厅上的对联。

才美如周公旦,着不得半点骄;

事亲若曾子舆,才成得一个可。

王布犁才疏学浅,没想明白,难不成胡惟庸自比周公,下面那个是曾子?

他被人引导着入座。

然后王布犁就瞧着满桌子的金银器陷入了被动。

朱元璋吃饭都不会用这些玩意,而且王布犁在皇宫也吃过饭,属实是皇帝吃什么他吃什么。

所以王布犁才会对老朱是个抠逼,而且对自己个也扣的那种人印象极为深刻。

如今大明可谓是百废待兴,老朱自是要禁止一切奢靡。

直到洪武后期,朱元璋重申节约简朴的行为,在饮食上制定了一套等级制度。

虽说胡惟庸作为丞相,完全可以用金器,可他真敢用,王布犁也是佩服。

整个相府内,在王布犁看来,全都是死人了。

胡惟庸不知道检校的厉害吗?

就在王布犁疑惑思索当中,胡惟庸带着涂节来了,二人连忙起身行礼。

“坐坐坐。”

胡惟庸坐在主位上,左手是涂节,右手是吴卫,对面坐着王布犁。

“咱是淮西人,但对于天下各地的菜肴都能吃的上。”

中国地域广博,各地都有基于本地物产或者饮食习惯之上的饮食风俗,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名特菜肴。

但是因为路途遥远,也没有什么冷链运输技术。

于是,长久下来饮食也就有了地域的差异。

一般说来,东南之人食水产,西北之人食陆产。

食水产之人,无不以鳖、蛤、螺、蚌为珍味;食陆产之人,反倒以狐、兔、鼠、雀为美品。

胡惟庸摸着短髯笑道:

“海南人食鱼虾,北人厌其腥;塞北人食乳酪,南人恶其羶;河北人食胡葱、蒜、韭,江南人畏其辛辣,咱不挑剔,啥都能吃。”

大佬发话,没有人接茬,因为大佬还没说完。

“咱听宋朝人言不到长安辜负眼,不到浙右辜负口,不过现在嘛,咱觉得是不到浙西辜负口了。”

吴、越两地被称为天下美食的汇聚之区。

这当然是这两个地方的地产使然。

吴、越虽同属江南,饮食风俗固然不乏诸多相同之处,但若细究起来,两者的差别仍然颇大。

大体就是,吴地奢侈,越地俭朴。

吴地样翻新,越地朴实无华。

要论享受生活,还得是吴地才行。

按照明代士大夫的传统看法,元人茹毛饮血,几乎不懂火食,经常搞驴炙、火炙鹅、活割羊,吃鹿肉。

在江南的一些蒙古人每天杀鹿以食,所居之地遂称“鹿皮弄”,又每天杀牲以充馔,血从沟中流出,涓涓不止。

“胡相说的对!”

作为

“我便是山西人,也爱吃羊肉、胡葱、蒜、韭,这几个蘸料加在一起可以让羊肉异常美味,有句俗语说我们山西人饭以枣,故其齿多黄,食用羊,故其体多肉。”

“羊肉回头再吃,今天的主菜便是浙西的口味,其余则是一些各地不值提的尝鲜菜,布犁,你可尝过?”

“小子还未曾出过远门,今日便是有口福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