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驸马爷王布犁才是最喜欢放水的考官,大家误会他了。
朱标这半天下来感觉很充实,原来这就是选拔人才的感觉呐。
今天在仙境当中看见的便是这种结果。
宋濂斟酌了一会才开口:“太子殿下,今日被罢黜的学子过多,驸马那里怕是不高兴的。”
他这还是
这就让朱元璋纯纯是有苦说不出来了。
权力是男人最好的春药,太子朱标还是
再不严苛一些,北方便会出现冗官现象。
这如何能行。
宋濂对于朱标的也也极为认同,国子监的学子大部分都被王布犁给蛊惑要前往北方去了。
对于这种事,他其实是反对的。
可目前看,大抵是陛下的主意,否则王布犁搞得这般声势浩大,朝廷里一丁点风声都没有传出来。
甚至连那些言官都闭嘴,不敢再上书。
朝臣也不傻,陛下为了回护王布犁直接杖毙了礼部尚书章善,谁还敢再去触霉头啊?
都快要洪武十年了,朱元璋严苛的御下之道,早就让这帮臣子们清醒,皇帝绝不会被一些弹劾所裹挟的,他要罩着胡惟庸,也要罩着王布犁。
胡相不是没有被人弹劾过,可惜被弹劾的人都受到了责罚,胡惟庸没事。
驸马都尉王布犁也是这个情况。
再加上王布犁还是大明
宋濂只能跟自己的学生朱标抱怨一二,并不敢与外人说。
现如今得了朱标的回答,宋濂还是觉得去北方的学子过多,于是摸了下胡须,看向逐渐散去的学子:
“太子殿下,这个人都是将来的国家栋梁,不经过科举就被发往北方任职,今后怕是会坏了科举的大计,到时候便没有人想要钻研孔孟学说了。”
朱标思考了一会,才颔首道:
“师傅说的对,但父皇对于前两届进士的所作所为十分的气愤,才准备停了科举,采用察举制,现在好不容易劝他开个口子,怕是很难的。
况且孔孟之道在元朝也并没有断绝,如何因不开科举就断了传承呢?”
宋濂再次闭嘴,他这个弟子也聪慧,虽然尊师重道,可经过朱元璋的教导,绝非常人。
大家都盼望着让他登基,其实也是因为朱标仁慈,对于读书人的态度很好。
“驸马说的对,与其让他们在国子监无所事事,不如给他们找点事情做。”
宋濂摸着胡须,单手背后,老朱的心思他猜不透,但大抵能明白是要提拔北人。
否则朝堂里全都是南人,对于皇权是极为不稳固的,再加上北方又有蒙元余孽,必须得让北人为大明效力。
这跟朱元璋响应他们的劝谏重开科举一个结果。
“老师,让这些学生出去历练一二,比死读书是好的。”
“太子所言极是,是臣小家子气了。”
前途命运!
王布犁便是他们最好的榜样!
天子还有很多女儿,若是自己去北方干出一番事业来,兴许也能走上王布犁的老路!
王布犁若不是娶的天子嫡长女,还没那么轰动。
韩国公的儿子都只能娶庶女,那说明天子说他自己是淮右布衣的事,不是挂在口头上,而是切实这么认为的。
所以大家当驸马的机会很大啊!
毕竟淮西勋贵集团的人是少数,国子监大部分学子都是普通人家出身。
好一点的官宦之家也会把孩子送到这里来,毕竟国子监的师资力量还是蛮拿的出手的。
当朝驸马爷可并不是什么瓶,是可以有自己的一番事业的。
反正那句谚语也广为流传,读书读的好不如长的好。
大家没有生在皇家,那就只能想法子跟皇家搭上关系,迎娶公主也不失为一条上进的路子。
宋濂本来是打算等自己退休了,再把读书种子方孝孺搞成关门弟子,好好教导他一番。
未曾想竟然被王布犁给截胡了非要去什么北方那个苦寒之地历练!
伱就说气人不气人?
“老师要退休了,也可以收几个北方的学子教导一二!”
朱标提出来的要求,着实是让宋濂措手不及。
“太子殿下,此事容我想一想,毕竟我年岁大了,精力不够,否则也不会只教导几个学子,我也想要有教无类。”
儒家自从成为统治阶级的工具,走的就是精英路线,而不是孔子的有教无类。
想要读书,可不是谁都能有门路的。
别说你家里没钱,就是有钱都不一定能请到名师教导,除非你还有权!
如此,大家今后才能更好的抱在一起,拧成共同利益小团体。
朱标瞥了宋濂一眼便没再多说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