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惟庸有些诧异,难不成陛下又想要回凤阳那个老地方?
那有个屁啊!
不对。
朱允炆身边大多都是南人,他们怎么可能会保证北人的利益?
现如今王布犁说的这个去北方历练的法子,他总觉得是可以去试一试的,才会大力支持。
“陛下,臣也有所耳闻,那宋濂等人都想要重开科举,对于驸马挑选许多读书种子前去北方历练,颇为不满。”
偏偏你听完之后还觉得他说的有道理。
故而对于朱元璋的询问,胡惟庸下意识的以为是对淮西集团的敲打,他故作认同的道:
出主意是出主意,但是要做事的话,还得有人顶在前头。
可光是“自己人”这一方面,胡惟庸与王布犁二人都有各自的见解。
哪有内地人口不够,就先往外长城外迁徙的。
“整个地理环境表明了北方牧区拥有南方没有的低成本产马地,若是与农耕区稳定的生产力相互结合起来。
一旦这么做,那就全都成了蒙古人的奴隶,或者给他们提供一大批紧俏的生活物资了。
至少读书在当地稍微有些名声的,才能被叫来南京吃皇粮有补贴的。
“今日朕在国子监当中待着,许多人都对这批学子的北上抱有极大意见。”
大明没有其余的经济依赖。
谁能跟皇帝是真正的自己人呐?
“得想个法子。”
南人一定会抛弃北人的,当然了这里的南人也仅限于东南沿海较为富裕的省份。
“哎,别说什么惩治。”朱元璋挥挥手:“咱是想要让他们离开故土,多往北方安家立业去。
就江南这块狭小的地方,有太多的人口了,反倒是辽阔的北方,数十里都不一定能见得到人烟,这如何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