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四海燕华,历史的岔路!
“按顺序抽签,每人一支!”
“听说,总决赛的时候,王爷也会参加?”
“不会吧,王爷参加海军球队,还是陆军球队,亦或是文官球队,俺觉得王爷不可能亲自参与了。”
……
胡惟庸、蓝玉、吕本等人结伴观摩燕京,看着所经过片区的百姓,排队议论着,从警员抱着的大木箱内,抽取观看运动会的时间、座次签子。
自从参观完炼钢厂后。
朱四郎就没有再陪着大家观摩。
给众人发放了特别临时通行证后。
他们就可以凭借临时通行证,去看除军事区外,任何地方。
至于军事区,等其开国,举行士卒退役时,大伙儿也能跟着去看看,倒也不急。
这些天,他们又参观了自行车厂、沈家钟表厂、燕藩的农村。
亲眼看到,燕藩百姓,如何用一个个手摇砂轮机,将没用的椰子壳变成一颗颗,消耗很大的纽扣。
也看过,一群百姓,如何分工合作,用麻编织海贸中,要大量使用的麻袋。
更看了,燕藩农村,畜力播种机、收割机。
所有种子,小到麦子、稻子,大到黄豆、玉米,竟然都能依靠一台畜力机器完成播种。
播种不同的种子,只需要调节‘种眼’的大小即可。
两个人,一头牛,或者骡子、驴子,一天就可以播种耕种二三十亩地!
他们去农村的时候,刚好是第二茬水稻收割结束,要种第三茬水稻。
亲眼目睹了,培育好的,一排排水稻苗,不需要人插秧,只要把水稻幼苗从培育箱内,完整取出来,放入插秧机内。
一个人牵着一头牛在前面保持笔直行走即可。
插秧机就会把一行行水稻,稳稳的插在水田中。
在他们眼中,这些机器,已经足够令人震惊了。
可他们却听到,农民竟对这般便捷的插秧机还不满足。
认为每一次,只能单行作业太慢了!影响他们赚钱。
据悉,燕藩的农机,也不是每个村子都会购买,一些乡土村社村,认为单纯耕种本村的耕地,花费高价,购买农机不合算。
更愿意雇佣其他村的农机,而购买农机省下的钱,会开办村办工厂。
于是,燕藩的农村,就出现了,专门以从事替其他村子,耕地、播种、插秧、收割的生意。
单行插秧机太慢?!
大明,一个人插秧,一天能完成两亩地就不错了。
而燕藩的农民,一头牛,一台小巧插秧机,一天轻轻松松就能完成二十亩地!
这还嫌慢?
燕藩的刁民,太得寸进尺了!
不过,燕藩的工厂,不知为何,竟然愿意惯着这些人。
期间,他们见到一个工厂派到农村,跟踪调查插秧机使用情况的工程师。
这个有学识,有手艺,据说还在燕藩最大农机工厂,拥有百分之一身股的工程师。
对这些欲壑难填的愚民,态度竟然格外好。
不光把愚民们,得寸进尺的要求都记下了。
并且还透露。
他们已经研究出一种可同时四行插秧的插秧机。
之所以无法推广,是因为,四行插秧机,需要辅以纸带插秧。
具体如何用纸带插秧,他们也不懂。
只是听这名工程师介绍。
这种插秧机要求,在培育水稻种子时,必须把水稻培育在,他们发明的一种纸带上。
造纸困难,纸昂贵,限制了这种四行插秧机的推广。
就当他们中间,仇视朱四郎的人,听闻这种四行插秧机无法推广,暗暗松了口气时。
这名工程师,神秘兮兮说:他们工厂抢先一步,找到了制造廉价纸的办法,正在联合合作的造纸厂,利用燕藩新发明的蒸汽机,设计一条,摒弃手工业造纸,大规模、批量化造纸的先进造纸生产线。
难道,未来的纸张,真能廉价到,用来插秧?
大家不信!
同时也担心这种情况,真的发生。
纸!
代表知识!
纸贵,也把很多平民子弟,挡在了仕途之外。
即便是朱四郎搞全民免费教育。
他也只能搞一搞蒙学罢了。
一个人识字到拥有挤入仕途的学识,中间还差着十万八千里呢!
大明也有很多不甘平庸的农民,一家人省吃节用,甚至把女儿卖给别人做小妾,乃至青楼勾栏,只为供养长子读书。
即便如此,绝大多数农民出身的孩子,充其量也只不过是不用做文盲罢了。
读书后,充其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