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民书院>游戏竞技>风流大宋> 第262章 谋青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2章 谋青唐(3 / 3)

大志。这青唐本为我汉唐故土,自然是收复失地,再置军州,以沐我皇宋之恩。”童贯一边说着,一边手中作势向东面揖礼。

“那就是了!”胡衍笑道,“驷哥的意思就是,若是只问兵事,这西军之中,无论尽起哪一支队伍,攻城拔寨、拿下青唐城,并不是难事。但这河湟之地,蕃民居多,汉民极少,民众多骄横难管,是其一也;而自炳灵寺渡河以西,其道险地远,若形势有变,其后援难以短时间救及,是为其二;但若是驻扎大军,眼下止青唐几城之存,食资不足月余,也难久以支撑,便为其三;所以朝中相公,多是思虑纳土之难耳。”

“原来如此!”果然是许多事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童贯也是庆幸自己能够提前结识秦刚,又在此地能有其兄弟二人之实情相告。如果要是直接去了熙州,却被那些边境好战贪功的将领一阵鼓动,便就以为这攻打青唐之事有百利而无一弊,擅起兵事,其后患则无穷矣。

看到童贯为此事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胡衍便笑道:“朝堂大臣,多是以中原之地经验考虑。其实,边境之地,更须施以边境之策。对于收纳青唐之地,在下倒是有一主意可献。”

童贯正愁没有思路,一听之后便道:“沧海若有计谋,可快快讲来。”

“对于青唐之地,并非只有牵制威胁西夏之军事价值。尤其是在当前宋夏罢兵、和平生息之际,如果青唐可尽归我朝,则是打通了中原地区面前西域通商的一条通道,无论是于阗、回鹘、高昌、龟兹等国,都将可以直接通商,其间的商业经济价值不可小看。”胡衍所说的,其实恰恰正是如今吐蕃所享用的区域利益。

“沧海所言的确有理,只是若以商贾之利,说服朝中众臣,似有不足。”童贯却有点迟疑。

“商贾之价值,并非止在于小利。”胡衍却转而先问一问题,“昔日边关之地运送粮草,沿途损耗极大,往往运十耗损能达七八,不知最后是如何解决的?”

“这点咱家知道。”童贯点点头道,“朝廷将边关运粮之事交于商贾执行,商人自会管控成本,粮食便以最低成本运到边关,然后商人便能换取到可提领盐、茶等禁榷物资的盐引、茶引,从而可从中赚取收益。”

“自古商人无利不起早,但若有利,便是上刀山、下火海,也会有人敢于尝试。”胡衍感慨地说道,“在下在陕西诸路,得蒙同行恭推,做了个边路商行行首,便知有不少商贾,对于打通西域商路一事,翘首以待。而朝廷谋求青唐之战事,如果能准许商人参与,并许以战后拿下此地后的特许经商之权利。之前朝中所忧虑的,诸如军资运送、后勤保障等等难题,其实便都不在话下了。”

胡衍所提的这个想法,其实多少受了昔日秦刚与他提过的流求攻略思路所影响。简单地说来,就是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官府考虑施政与管理,军队专注攻战与打仗,商人负责运输与保障,然后最终大家依据一定的原则分配最后的收益。

至少让商人分享政府的经济收益,请相信这时的大宋王朝,绝对是具有这样的认识与觉悟的,更何况对于今天的朝廷来说,青唐之地还不在自己的手上,等于是在“慷他人之慨,谋眼下之已利”。

所以,胡衍的这个思路,却是说得童贯的双眼越来越亮、越来越有神采。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