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世,盛夏,骄阳似火,连蝉鸣都听不到,许是晒得嗓子干透了。刘氏将军府中依旧勤加操练,前院里有长子刘大将军训练家兵,后院里有刘老将军督促长孙。
孩童五六岁的年纪,站在太阳底下,稳扎马步,身着盔甲,头顶横一根有自己身长两倍的竹竿,纹丝不动,两只灵动的眼珠转来转去,抿紧了嘴,生怕竹竿掉落。
天气燥热,大大小小的汗珠布满孩童两颊和后颈,因盔甲厚重,虽表面没有汗渍,但尽可想象内里已然是汗流浃背。
孩童对面堂檐下端坐着刘老将军,身侧侍立的老嬷嬷眉头紧锁,端着一碗水,看着孩童眼中满是怜惜不忍,瞧一眼严肃的刘老将军,始终没敢送上前去。
熬了半炷香的时辰,孩童终于忍不住,试探着迈步上前,老将军立马厉声喝住:
“站住,还没练到时辰,今日竿子连掉了三次,多加三炷香的功夫。”
老嬷嬷一脸无奈,扭头望见远处凉亭里坐着一个七八岁的女孩子在看书,悄悄退走,把那女孩引来。
女孩到到老将军近旁,悄悄朝嬷嬷使个眼色,开口叫道:
“爷爷。”
声音甜腻,温柔可亲,老将军转头面向女孩,脸上挂着慈爱的笑容:
“舒儿,做完功课了?”
舒儿答道:
“爷爷,舒儿方才看书中说道‘藏焉修焉,息焉游焉’,不甚明了。”
刘老将军耐心解释:
“这两句话是教导孩童既要专心学业,也要尽情玩耍,做什么都投入其中。”
舒儿看着老将军,又望望毒日下的孩童,笑道:
“弟弟练了这么久,爷爷可许他陪我息焉游焉?”
老将军抚须哈哈大笑,道:
“人小鬼大,舒儿有巾帼之气,倘若生为男儿,定可光耀我门楣,前程不可限量。”
舒儿眨巴眨巴眼:
“爷爷,舒儿不要远大前程,只要咱们家平安喜乐就好,我与弟弟要永远侍奉至亲跟前。”
说着,接过嬷嬷手里的碗,快步奔到弟弟跟前,道:
“爷爷许咱们耍一会子,喝了水,姐姐带你去看好玩儿的。”
孩童直勾勾看着爷爷,要获得他的准许。
老将军冲孙子点了点头,笑道:
“去罢。”
小家伙放下竹竿,乐开了花,接过姐姐手中的碗,昂头一饮而尽。
嬷嬷慌忙上前劝道:
“小公子,可不敢喝得这样急。”
还没说完,姐弟俩拉着手两股风似地刮走了。
将军府的平安喜乐如云飘雾散,一朝变故,皆为泡影。初雪降临之时,将军府里挂满白帐,分不清哪些是雪,哪些是布。人人披麻戴孝,哀思如潮。
舒儿搂着弟弟靠在廊檐下,望着来来往往的人,弟弟向上扶了扶因为有些大而时不时滑下来的孝帽,昂头问道:
“姐姐,爷爷是不是要被埋在土里面?会不会有虫子咬他?”
舒儿摇摇头,道:
“不会,爷爷睡在厚厚的檀木棺椁里,虫子是不敢靠近的。”
“那爹爹呢?也睡在檀木棺椁里吗?”
舒儿立刻捂住了弟弟的嘴巴,泪花霎时夺目而出,低声道:
“不要说。”
此刻,将军府外全是官兵,无数双凌厉的眼睛正注视着府里的一切。直到老将军下葬,士兵挟持着送葬队伍回府,男丁们镣铐加身,妇幼皆被驱散至柴房。
舒儿和弟弟依偎在母亲怀中,透过窗子观望,稀疏灯火下黑影绰绰,或手提或肩扛把金银财物连同桌椅玉瓷,能拿的尽数拿走,能搬的尽数搬空,不落下一针一线,折腾到半宿才收手。
后半夜,母亲轻轻推了推舒儿,向其点点头,舒儿悄悄叫醒弟弟。姐弟俩个躬身爬到柴房一扇烂窗下,舒儿托着弟弟先跳出去,随后自己也跳上窗,回首望一眼母亲,她温暖一笑,舒儿咬着唇没有哭出来,心一横转头走了。
舒儿拉着弟弟摸索到母亲告诉她的夹道里,寻到一个隐秘的黑洞,和弟弟一前一后钻了进去,爬了长长的一段路,终于爬出去。
到了外面,回首一看,虽不甚清楚,依旧能隐约瞧见不远处的将军府。舒儿的泪水啪嗒啪嗒落在拉着弟弟的手上。
弟弟问道:
“姐姐你哭了吗?”
舒儿强忍住,道:
“没有。”
弟弟又问:
“娘亲怎么不和咱们一块儿出来?”
舒儿道:
“娘亲忙完事便来找我们,快走吧,叫人发觉就走不了了。”
两人刚抬起脚,舒儿忽又转回身,拉着弟弟面向将军府深深磕了个头,再不敢驻足,匆匆跑进黑夜里。
舒儿脑中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