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民书院>历史军事>春秋篡国者> 第六章 联姻的学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章 联姻的学问(1 / 2)

郭猛的伤在一天天好转,他也开始逐渐将自己融入虢国这个国家——当然也没法不融入。

尽管这个时代的春秋攻伐多少还讲究个吃相,哪怕灭了对方的国,多少也还是玩“兴亡继绝”,不搞斩尽杀绝这招。

但是正如三国赤壁之战前,鲁肃对吴王孙权所说的一样,鲁肃这种有能力的臣下还能换个君主当手下,也许还能当个一州之长,而象孙权这种割据之主,到了那儿还能有什么待遇呢?

虽然这个时空尚未发生田氏代齐这么坑爹的事情,各国对于任用灭国国家的国君或公子尚未有过多疑虑;但是哪怕是田氏先祖这个陈国公子叛逃齐国,最开始齐国给的也不过是普通卿大夫的位置,掌管百工而已。

历经上百年的钻营外加齐国国君跟周王室原本设置用于监管齐国的国高二氏明争暗斗中扶持外姓的需要,以及齐景公等人对田氏“小斗进大斗出”等邀买国人人心的作为熟视无睹,以及一系列机缘巧合下,才实现了田氏代齐。

然而郭猛可不想走这么长的弯路,毕竟按照系统的显示,自己目前的寿命上限显示是84岁,也就是说从现在算起不过还剩70年的命了,哪有功夫向田氏这种布局百年的家伙学习?

既然不想脱离虢国这棵大树,那就只能融入这个国家,站在这个国家的角度进行“国际形势”的推演。

这可就是作为后世者的优势了,不管怎么说,春秋的走势,战国的最终一统,这都是深入骨髓的东西。

而后世的经验,乃至是外国的玩法,甚至都可以拉出来好好说一说,用一用。

趁着自己在养伤,郭猛乐得能安安静静地做盘算,好好将春秋之后大致3000年的中华历史好好捋了捋。

……

10天后。

虢国国君忌父在王宫为身体恢复大半的庶子郭猛举办庆祝仪式,顺道也庆祝此次大胜犬戎人的战斗。

参加此次庆祝的包括了虢国国都内大部分担任重要职位的大夫们。

坐在便宜老爹虢公忌父下首右侧的郭猛,看着对席意得志满的嫡兄虢林父,却忽然想到一个之前自己忽略的事情。

为什么虢国的正宫和侧妃都来自河内地区?

在郭猛的记忆中,不管是自己的母家温国还是嫡兄母家的苏国,都常年与虢国通婚,起先郭猛只是认为这是因为西周中期之后已经严格实施“同姓不婚制”,即虢国这种姬姓之国,不能从周边这些同为姬姓近亲或远亲国都寻找婚配,于是就只能这么找联姻对象的缘故。

然而现在想来,其实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排除了天下数量最多的姬姓之国后,能选的国家自然就少了很多。

而选择之中,则又以幾内诸侯国为上选,在郭猛看来,似乎是历代虢国国君视京畿以外的诸侯国为“乡下人”的心态在作祟。

这就进一步缩小了可选范围。

首先看西面,最主要的国家无非就是秦国。

秦国虽然不同姓,但是这种原本忠于商朝,牧野大战后被严厉处分,从山东之地勒令搬迁至陇西的国家,甚至爵位一度只是子大夫,哪怕在护卫周平王东迁中展示了不俗的战力,但是很多姬姓之国内心之中对偏于西隅的秦国有较大的排斥,更别说虢国这种与之对抗的国家了。

南边的国家呢,首先就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大问题——虢国正南方就是古崤山,也就是现代所说的秦岭;巨大的山脉直接将虢国与之加强联系的心思给隔绝了,春秋时代两国联姻,多半是抱着相互收益的思路结合的,而古崤山的存在,则让这个相互照应变得极为艰难。

北边呢?首先得把东虢残余建立起来的北虢排除,其次同为姬姓的虞国、芮国等也得排除,与之交恶且同为姬姓之国的晋国就更无法考虑了。

这么一通算计下来,似乎就只能向东选择了,而符合幾内要求的,可不就只剩温国和苏国这类芝麻大的小国了么?

而温国和苏国虽小,却都在成周王畿之中担任大夫之职,从周礼上看,政治地位倒是不低。

当然如果让郭猛来选择,说不定会考虑更东边的国家。

比如最东边的齐国,那就是武王岳父,战神姜(吕)尚,自吕梁山迁吕国于齐地,是为齐国。

只是齐国显然此时也更倾向于跟其周边的强国联姻,比如鲁国和卫国;对于虢国这种周边形势一塌糊涂的国家,齐国显然并不太想趟浑水。

而温国和苏国之所以选择虢国,只怕是没得选。

作为芝麻大的小国,这两个国家所处的河内地却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而周边则是各种如狼似虎的邻居们,比如东方方伯的卫国,盯着他们这块肥肉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在卫国淫威下,不肯屈服且还保存有一定实力的,能让卫国有所忌惮的,数来算去,也就只剩虢国了。

此外两国北部不远就是太行山,占据着山区的狄人每年都从山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