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民书院>历史军事>春秋篡国者> 第三十六章 多行不义必自毙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六章 多行不义必自毙(1 / 2)

“常平仓花的银子可真不少啊。”

虽然这个时代各国尚未将银子作为主要货币,但并不妨碍郭猛发出如上感慨。

此外,除了生铁,郭猛还需要大量熟铁,也就是锻铁制品。

毕竟这玩意的使用范围也非常之广,尤其是军用兵器和铁制护甲,基本上以锻铁为主,更别说郭猛还有一项“重要发明”也将是锻铁的吞金兽。

只不过此时虢国,以及冶铁技术更为先进的晋国和成周,锻铁完全依赖于块炼铁工艺,产能低的令人发指,根本不敷使用。

聂此前打制了数柄铁剑,其中性能最佳那把已经进献给虢公忌父;剩余数把铁剑,他悉数交给了郭猛,试图让郭猛如同提升铸铁冶炼般,也帮忙提升改进打制技术。

这些铁剑,虽然是块炼铁所打制,不过在千锤百炼后,即便不够坚硬,不过韧性已经相当不赖,一锤子下去顶多被砸弯;绝不会象刚才那口铁锅,一锤子下去直接干出一个大口子,实在脆的没话说。

当然古人历史上“很快”就此改进了技术,按历史教科书的说法,大概在南北朝时期,也就是距离春秋早期大约1200年后,古人终于发明了所谓的夹钢技术——熟铁居内,生铁包裹于外,这就可以做到外部坚硬,而内部柔韧,充分发挥了生铁和熟铁的优点,规避了各自的缺点。

也正是发明了这个技术后,才有了后世那句耳熟能详的话: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从此只有重点部位才使用好钢,其余部分则继续选用普通的铁,这种类似复合结构的做法,无需通体都使用高性能钢铁的做法,大大降低了高性能铁制品的费用,将中国古代生产力大大提高了一步。

而这种复合结构的铁制品,在坚硬的生铁折断后,并不容易伤及更为昂贵的熟铁,简单更换后即可满血复活。

正是在夹钢技术加持下,被誉为华夏第二帝国的隋唐才有了长足的发展,创造出了璀璨的经济和文化。

只是这夹钢技术应该如何玩,郭猛只是了解其大致思路,具体做法并不清楚,估计需要诸多摸索才能技术成熟。

不过哪怕夹钢技术一时半会还摸索不出来,靠着后世义务教育的基础,郭猛至少知道生铁—钢—熟铁间最大的区别在于含碳量,有了这个方向,一切改进也都是时间问题而已。

只是原本打算快速扩散冶铁技术的郭猛,此刻却有点犹豫了,毕竟自己即将分封出去,是否还为国都这儿的冶炼场添砖加瓦呢?

犹豫再三,郭猛决定先缓一缓,暂时中止“先进技术”的输出,只是推动整个冶炼场规模简单扩大再生产便可以了,想来聂也不会格外反对的吧?

另一面,聂压根就不知道郭猛肚子里还有不少墨水,自然想反对也没招,何况郭猛此前建议修筑的新型高炉,此刻尚在建造中,压根就没忙得过来。

而缭等人眼巴巴地盯着铁锅生产,同样让聂忙得团团转;刚买来的奴隶需要训练,更是让聂忙得脚不沾地。

要搁郭猛那个时代,指不定聂已经喊出“步子太快,咔,扯到蛋了”的话了。

更何况,此刻铁锅的商路尚未完全打开,铁锅贸易到底能扩大到多大地步尚不明朗,如果自己前脚刚把冶铁产能扩上来,后脚野人和狄戎的铁锅需求饱和,那岂不是把产能浪费了么?

一瞬间,郭猛更是犹豫了,不过很快他就自己否定了自己。

“说啥鬼故事呢?这上古时代还能铁器产能过剩?”

要知道直到本朝建国10来年,钢产量已经接近千万吨级的情况下,在上世纪60年代中后期,仍然有相当多地区的供销社仍然能大量出售木制和石制农具给农民们。

而这个冶炼场才产了几炉铁水啊,居然能让郭猛膨胀到这地步去。

只要价格合适,光是这广袤的关中平原,华北平原就多的是需要铁制农具的地方,还用得着担心产销问题?

只有到现代社会才容易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供过于求的问题,在古代,尤其是在春秋这先秦时期,铁制品可以说有多少卖多少,压根不用担心销售的问题。

否则汉武帝还玩啥盐铁专营,从哪儿搜刮钱财打匈奴人去?

想通了的郭猛,决定在前往封地前,不再对国都的冶炼场和木料场提出实质性的技术改良意见,暂时把“新技术”烂在肚子里,而把全部精力放在冶铁的产能扩充上。

而且不久之后,郭猛势必要把全部精力转移到军事上来,毕竟从古至今,军功为上。

更别提虢国这个武德充沛的国家,更是崇尚军功。

而且郭猛未来势力的腾飞,绝不能仅仅依靠常规方式种田发展;而要走跨越式发展的道路,势必需要采取非常规路线。

“也许是时候去拜访拜访东边的潜力股了。”

然而此刻的潜力股日子并不好过,哪怕在朝堂之上,已经公然有人质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