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民书院>历史军事>春秋篡国者> 第二百一十二章 双赢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一十二章 双赢(1 / 2)

“黄金千两?”

郭猛冷笑着,这位封君真当以为自己不知道盐利之丰厚么?就拿这么点小钱来打发自己,真当自己是个要饭的不成?

虽然郭猛手中并无安邑的过往账册,但是就西汉武帝之后,历代皆重点打击私盐,并将食盐划归国有控制便可得知,这盐利是何等丰厚。

哪怕晋国内乱,造成盐输出不畅,盐利大大减少,亦不可能少太多——毕竟这是人的必需之品,最低下限总归是要保证的。

虽说这个时代除了安邑之盐外,齐国亦有海盐之利,然而此时的齐国国君却是抱着金碗而不知,对于海盐的管理几乎放任不管,坐由各地城邑封君自行其事。

齐国要真正有效管理海盐,还得等管仲上台之后才正式施行“官山海”。

换言之,这个时代的国君其实对于盐之利压根没有清晰的认识,真正有清晰认识的,无过于出产湖盐或海盐的城邑封君。

只不过如今加入一个郭猛而已。

当然安邑盐池实在太多人觊觎,以郭猛如今的实力,绝不能碰这个有毒的蜜糖,以免被周边诸国打的满头包。

“关中诸部以往皆仰仗朐衍戎之盐,如今关中最大之部落荡社之戎已灰飞烟灭,不少周人城邑所成部落皆归义反正,吾等因恩威并施,迫使关中诸部改用安邑之盐。”

郭猛懒的跟安邑大夫狐会玩你猜你猜你再猜的试探把戏,直接便将此行目的直接揭开。

“汝……公子所言,欲以鄙人所管之盐池出产之盐取代朐衍戎之盐?”

饶是狐会人老成精,此刻也被郭猛抛出的信息弄得忽然口干舌燥起来。

若有此虢国庶子军力护持,安邑之盐能卖与半个关中抑或者是整个关中?

关中如今究竟有多少人口?多少牲口来着?

这一刻,狐会居然觉得自己是老了,虽然一个月前便已听说郭猛带人击破了关中最大的部落荡社之戎,却只是将这个消息当作一个与己无关的消息,压根没想过将安邑之盐借此机会渗透入关中;自己的眼光,始终在晋国大宗和小宗两者之中打转,却完全忽视了晋国以外的天下。

“渭水之上下邽、郑邑及武城皆愿与吾等合作。”

虽然三邑已经归顺郭猛,但是郭猛显然还不想让这些消息传播过广,若能瞒周边诸侯国一阵,尤其是瞒住自己的便宜老爹和嫡兄一段时间,为自己领地发育再争取一点时间,那便是最好不过。

“以何人名义将盐运出?”

“便以吾母家温国商人名义运抵虞国及北虢魏国便是。”

若不是晋国大宗与小宗打仗,原本走汾水进入黄河再转渭水方是最便宜便捷之路;然而此刻晋国大宗和小宗作战,四处劫掠汾河之上的舟船,此路已然不安全;尽管安邑大夫向晋国大宗和小宗皆交了保护费,然而这两对安邑之盐照抢不误,因而绝不能再走此路。

相比之下虽然走虞国北虢之路需翻越中条山隘口,山路运输势必比水路运输价格贵上不少,却因为安邑紧邻虞国,即便晋国大宗和小宗作战,也不好将手伸到虞国境内,否则激怒虞国,再拉来周边诸侯国作为帮手组成联军讨伐,势必让晋国大位的争夺更是扑朔迷离。

如此,则安邑之盐运输成本虽贵上一些,但只要走完虞国北虢及魏国这上百里山路,便可于风陵渡渡河进入渭河改走水运。

“可惜虞国北虢魏国商讨多年皆未能谈妥,否则若能在大河(黄河)北岸置栈道,当可以纤夫拉船,无需以马驮盐,可省下不少费用。”

对于狐会的感慨,郭猛心中冷笑,这便是典型的“三个和尚没水喝”,指望这三个国家精诚团结把整段栈道修好利于纤夫拉船,倒不如好好考虑如历史一般,将这三个国家一并吞并,这样在同一个政权下,才有可能将整段栈道完全修好。

毕竟亲兄弟尚且明算账呢,三个国家各自修栈道费用不同,建成后增加的商船,减少的陆运民夫,这收益成本间的一增一减,三个国家如何分配,便是难以掰扯清楚之事。

不过对郭猛而言有无栈道供纤夫逆黄河之水拉船倒是其次,只要狐会这位安邑封君同意给予郭猛专售关中区域食盐之权,这便完成了最重要的一环;至于陆运食盐提高的成本,郭猛自能将此成本完全转嫁于关中城邑国人和部落部众身上,正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

安邑虽控制产地,而郭猛若能控制销售渠道,则对双方而言,这次交易将是一次“双赢”,甚至于获得更为廉价食盐供给的关中诸戎,亦是收益者之一。

只是朐衍戎势必成为最大受害者,而每年都能从朐衍戎上供的盐税中受益的犬戎和乌氏则是其次的受害者。

不过这正是郭猛刻意为之之事。

“若安邑之盐抢占了关中,朐衍戎是否会伙同犬戎、乌氏甚至还有白狄南下进攻安邑?”

“必然不会,若狄戎大军从北地南下,且不说如何渡过大河(黄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