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的赵括并不是医生,但对伤口的理解和这些古人们完全不在一个层面。
在他们的眼里,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一旦受伤,只能等它自然恢复。
但赵括的操作却让所有人看得惊掉了下巴。
现在李齐全身发烫,处于失血昏迷状态。
赵括先是亲手用浸泡过的麻布为他擦拭全身,紧接着便开始对他身上的每一处伤口进行剔除烂肉消毒缝合的手术操作。
在剔除烂肉的过程中,短刀的锋利程度决定了手术对患者的痛苦程度,只见躺在栅板上的李齐满头大汗,曾有几次都疼得直哼哼。
看他这么痛苦,赵括也没好到哪去,头上也渗出细密的汗珠。
赵牧在一旁,连忙找来一块麻布,亲手为他拭去汗珠。
至于李齐,只能是让他再忍忍了。
大帐中,所有人都凝神屏气,不敢发出一点声响,全都紧盯着赵括手上的操作,聚精会神。
半个小时之后,赵括舒展了一下酸痛的腰肢,探了探李齐微弱但均匀的呼吸,长长舒了一口。
眼前的李齐跟粽子一样,身上各处都被裹的严严实实,赵括做的只能这么多,剩下的就靠他自己的造化了。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古人的体魄是真的强悍,即使在没有医疗条件的环境下,还能顽强地活着。
没有麻药,没有输血,没有抗生素,仅凭着一股顽强的生命力,就能抗下身体的大部分外伤。
这要得益于经年累月的战场厮杀,和大脑多巴胺的分泌旺盛有关。
“行了,将他抬到营帐好生照顾,多喂参汤即可。”
众人对赵括的话唯命是从,连忙七手八脚地将李齐抬了出去,赵括吩咐乐乘将帐下乱七八糟的残留物收拾一下,自己则瘫倒在了榻上。
如果李齐能奇迹般地活下来,赵括所树立起的威望,也会在军中得到极大的提升,所有人对他的话都将深信不疑。
中原的医师,匈奴人的萨满巫师,道教的奇人术士。
其实这些都是同一个职业,救死扶伤,慰藉众生。
莫说在军中树立威望了,就算是到了赵王秦王等诸侯那里,也是一言九鼎,受到万千追捧。
奖罚分明,爱将如子。
大将军之威,便在这次的紧急救治之后,潜移默化地落在了赵括的头上,实至名归。
赵括在帐中吃了一顿糙饭,处理了一些琐事,便坦然睡下,对王龁所率秦军的处理抛在了脑后,美美地睡了一觉。
早晨,天阔云高,又是生机勃发的一天。
赵括起床后仔细地洗漱一番,在侍卫的服侍下披上战甲,径直来到了关押王龁的营房。
王龁与李瑶二人整整一夜未眠。
眼下他俩最关心的便是李齐的生死,若是确定李齐已死,大将军动怒,那么他们就得好好想想如何逃生了。
不过听闻赵括亲手为李齐救治了伤口,并在今天早上得知李齐已经从昏迷中苏醒,这对他二人来说,无异于天大的好消息,所以就安心在营房内等候赵括前来发落。
可是赵括到底是怎么想的没人知道。
带着三万秦军请降,赵括压根就不相信,他们会抛下秦国的妻儿老小,转而将矛头对准曾经的战友。
所以在赵括看来,王龁前来请降只有两种可能。
首先是为了让赵括放他们一条生路,被逼无奈之下的权宜之计。
其次便是很可能受了白起的密信,让他们诈降,等待好大喜功的赵括轻易相信了他们,再如毒蛇般反咬一口。
如果是后者的话,那笑话可就大了,只要招降了这三万五千人的秦军,今后赵括就别想睡个安稳觉。
手下的将领们是抱着防患于未然的态度,誓要和秦军死磕到底,不为别的,就为了给那些随李齐留下来死守大营的,三千兄弟们一个交代。
可是,赵括却并不这么想。
兵家讲究的是穷寇莫追,围三阙一。
其中的道理正是不逼迫敌军走投无路,选择死战到底。
如果赵括单纯地只靠意气用事,那就不配坐这个大将军的位置。
“大将军可曾想好,是否愿意纳降?”
一看到赵括率众来到面前,王龁一个激灵就从稻草堆里站了起来,对赵括一番作揖鞠躬。
赵括低头轻笑了一声,肯定道:“既然公深明大义,为了三万五千位秦人兄弟前来请降,我赵括若是不受,岂不是不通情理了。”
听到赵括这样说,王龁欣喜地和李瑶互望了一眼,转身便拜:“大将军深明大义,属下佩服。”
“暧~”
赵括抬手道:“先别急着自称属下,在纳降之前,我还有个条件。”
"大将军尽管言明。"
赵括转身看向帐外,负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