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民书院>历史军事>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62章 赵骏改变了官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2章 赵骏改变了官家(1 / 3)

赵祯是个软蛋这件事,整个大宋都知道了?

诸多大臣面面相觑。

虽说官家性格软是软了点,但也不至于到这个程度吧。

再扭头看看官家,就看到官家的脸色已经从紫色变成绿色,再从绿色转成黑红色。

估计着都快气疯了。

想也是。

天天被人指着鼻子骂,还不能回嘴,太难受了。

此刻赵祯握紧了拳头。

脸色黝黑,手上的青筋暴跳,恨不得给赵骏一拳。

但想想还是算了。

等赵骏眼睛康复之后,他还得巴结一下这位,不然工业革命怎么搞?自己儿子可还没着落呢。

好在这样的日子已经不远。

赵骏眼睛恢复在即,他很期待对方康复之后,看到自己的表情。

“咳咳.”

晏殊咳嗽了两声,说道:“仁宗已经是大宋最好的皇帝之一了,相信如果他能够得到启示,应该会做得很好。”

“想多了。”

赵骏耸耸肩:“他不止是软蛋的问题,而是脑子根本不清醒,这种人我说句实话,所谓的仁宗盛世都是吹出来的,仁宗天团也都是士大夫阶级互相吹捧的结果,有什么卵用。”

“赵老师,够了够了。”

吕夷简看着赵祯越来越难看的脸色,连忙提醒道:“今天说得差不多了。”

赵骏愤怒道:“才到哪啊就差不多了,一点都不够,我把宋仁宗时期的事情说给你们听听你们就知道他有多垃圾了。”

“先说“重熙增币”,在与西夏交战的时候,被辽兴宗逼得称臣纳贡,增加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

“也就是他老子有“澶渊之盟”这种打赢了仗还纳贡的事情在前,不然这事也该钉在耻辱柱上。”

“而且被辽国趁火打劫威胁签了“重熙增币”也就算了,毕竟当时的大宋内忧外患,一边要应付西夏,一边面对辽国陈兵边境,没法两面开战,这个理由勉强说得过去。”

“但被西夏逼着签了个“庆历和议”,不仅要承认西夏立国,还要每年给西夏供奉“十五万匹绢、七万两银、三万斤茶”又算是怎么回事?”

“西夏民少国弱,国力上还不如大宋的十分之一,结果被一个小国揍了个半死,三战连败,被一个小国逼着签了丧权辱国的条约,这事要是汉武帝、唐太宗他们听了估计得笑掉大牙。”

“还有三易回河,明明咬咬牙,不是没有暂时治标的能力,但却为图省时省力,还为了防止辽国入侵,故意采取了最坏的策略,淹没了整个河北,把原本富裕的河北一夜之间变成了一片泽国,损失反而比之前还重,真是自作孽不活。”

“军事上被一个小国家吊打;外交上丧权辱国;经济上疲惫不堪;教育上毫无作为;民生治理更是让大宋盗贼横行,起义遍地,修个黄河直接把母亲河变成了灾难河。你们说说,这皇帝当得有多好?”

“然而就是这么个玩意儿,居然被吹成了宋朝少有的明君,伱们就可以知道这明君的含金量了。也就是整个宋朝的昏君数量堪称历史之最,跟司马家和爱新觉罗家不遑多让,不然赵祯那种东西,凭什么能当得起“仁”?”

说到最后,赵骏怒其不争,已经是近乎喊般地说出来。

虽说他对宋仁宗的感官勉强还可以,因为这位的脾气性格确实好,还有中晚期治下勉强还算太平盛世。但不能否认的是他只是一个好人,而不是一个好皇帝。

所谓的明君基本上就是被吹出来的,也就是他在位的时候不怎么折腾,并且与民休息,颁布了不少减轻徭役和赋税的政策,比宋真宗时期“增田三十四万馀顷,反减赋七十一万馀斛”,算是有不少仁政。

但说句实话,把赵祯换成刘禅,一样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甚至说不准刘禅做得比他更好,至少刘禅一直坚定支持诸葛亮北伐,不像赵祯那样,对范仲淹改革的事情摇摆不定。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赵骏从不认为赵祯是什么“明君”,只不过在宋朝这个比烂的朝代当中,他真就是皇帝里矮子中挑高个,勉强能算个人罢了。

此刻赵祯的脸色已经很难看了,这种感觉就像是当面被人扒光了一样,仿佛再也没有隐私可言,令赵祯都想找个地洞钻进去。

众人面面相觑,还是晏殊看了眼天色,对赵骏说道:“赵老师,快天黑了,回去吃完饭早点休息吧。”

“嗯。”

赵骏自知有点上头,慢慢压下了刚才被勾起来的火气,然后说道:“不好意思,刚才想到宋朝那些憋屈事情就有点生气,我这气不是冲大家撒的,是冲宋朝撒的。”

吕夷简等人当时就差点尿了。

好家伙,都快指着官家的鼻子骂了,还说不是冲我们发的?

要不是现在时机还未到,恐怕为了维护官家的颜面,早就一拥而上上去轮番轰炸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