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民书院>女生耽美>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474 最自豪的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474 最自豪的事(2 / 3)

“老夏?他来干什么?”

陶老听了一惊,随即看向杨小涛,心里隐隐有了猜想。

“小肚鸡肠。”

陶老说了一句,虽然杨小涛很优秀,但他不至于以势压人,把人挖过去。

这老夏,心眼越来越小了。

心里吐槽着,不远处很快出现两个黑点。

众人再次看去。

今天来的车比较多啊。

很快,两辆吉普车停在刚才车子旁边,杨佑宁跟赵传军下车,然后夏老也走下车子。

看到前方的吉普车时,夏老就在心里纳闷,直到看见熟悉的身影,夏老脸上立马严肃起来。

几人下车,高玉峰等人又是上前见过。

一番汇报后,夏老对杨太爷几人很是客气,脸上也露出领导式的笑容。

随后面对杨小涛时,更是握着手说了好长时间。

让杨小涛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

再往后,杨小涛几人见了轧钢厂的上级领导,见了杨佑宁和赵传军。

村口的人一下子多了不少,周围忙活的人都看着,神情激动。

都是坐吉普车来的,那肯定都是大人物啊。

他们村一年到头见不到几个,今天,竟然来了这么多。

跟外村人说起来,都觉得光荣。

“老陶,又被你领先一步啊!”

夏老走到陶老跟前,两人就像是老友般的见面,但说气话来并不不客气。

“什么领先不领先的,就是下面的人说的快,这才来的早。”

说着便高玉峰看看,很是满意。

夏老身后的杨佑宁神情一滞,脸上露出苦笑。

以后再有这种事,一定提前上报。

“说的对,手下人用心,咱们这些也省事,省心。”

“你看,我们轧钢厂的小伙子就做的很好啊,搞出来这么多东西,听说对农业生产很有帮助啊!”

夏老将轧钢厂小伙子几个字咬的很清楚,就是表明,人是轧钢厂的。

你老陶别打歪主意。

陶老冷哼一声。

“都是为国家建设努力,哪里需要哪里搬,这道理我还是懂的。”

不软不硬的顶回去,现场有些尴尬。

杨小涛偷偷躲到杨佑宁身后,杨佑宁那个气啊,你躲我后面干嘛,我还想躲着呢。

“两位首长,咱们还是先进村吧。”

轧钢厂的领导走上前去说和着,两人对视一样,然后齐齐笑着。

“对,咱们进去看看。”

“走走,老夏,这农场你是第一次来吧,我带你转转。”

“说的就像你来了两次似的。”

“这个不要紧,小高,赶紧给夏老介绍介绍咱们的农场。”

“老杨,咱们一起。”

陶老对着高玉峰喊着,又把杨太爷叫上,他看得出来,这杨太爷在这地位颇高,跟他拉近关系了,就等于把住了脉。

三人一起往村里走去,后面杨佑宁等人跟着,杨大壮将杨小涛拉到一旁。

“小涛,这么多领导来了,怎么招待?”

“咱们这村里的规格,不上档次啊。”

杨大壮有些羞愧,村子里能拿的出的,估计就是棒子面跟过年剩下的猪皮了。

当初剥下猪皮,就是准备把猪毛留住,用来做刷子。

现在,村里也就是猪皮们拿出手招待了。

“大壮叔,这个我解决。”

杨小涛淡定说着,不说空间里有许多吃的,就是家里面拿回来的东西,用来招待也足够了。

况且,要是吃的太好,反而不美。

这些老革命家,看重的是艰苦朴素,是勤俭节约。

“等会你让婶子叫上几人去我家,跟秋叶说声,东西用着。”

“面食就做面条,二合面的就行。这个方便。”

“几个领导去我家。其他人安排在大队部。”

杨小涛说着,杨大壮点头,赶紧回去准备。

前面,三人在高玉峰的引导下走向村子,陶老跟杨太爷说着话,询问农场工作情况。

一旁的夏老则是看着四周,打量着村子的人。

和其他村子不同,在这村里的孩子都很安静,不像其他村子那般躁动。

对,就是躁动。

那种没事干,只想着玩的躁动。

除此之外,夏老还看到许多孩子聚在一起,他们坐在磨盘上,脑袋凑到一起。

坐在仔细一看,竟然是在看书?

这个画面,在这么多年里,他是第一次看到。

“你们办了小学?”

夏老问着,正在说话的杨太爷听了立马点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