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115 章(5 / 6)

了场好戏,运气好的排名往前走了走甚至升了甲,运气更好的就是原本没官忽然又有了官,除了那几个被黜落的家伙,其他人都高兴的很。

四甲和三甲的官职品级不一样,前头被黜落了四五个人,后头就有四五个人能升甲提高品级,也有四五个人原本没官现在有官。

一句“代笔”改变了那么多人的命运,他们怎么能不感谢那几个大功臣。

事情已经结束,苏景殊还不知道当时里面到底是怎么回事,打听到最开始和那几个人起争执的同年进士就端起酒杯过去感谢。

他这个当事人被堵在外面进不去,听到的全是传了不知道多少手的消息,要不是里面忽然打起来,他怕是到琼林宴结束都不知道那些人说的不是他哥空降殿试而是他这个状元来的名不正言不顺。

感谢,必须得感谢。

“不用不用,我们就是听不惯他们的酸言酸语,真正出力的还是子厚兄。”最开始和那几人起争执的进士连忙摆手,然后把不远处和人说话的章惇拉过来,“那个姓刘的吵不过我们就想动手动脚,我们本来不打算还手的,子厚兄听不得他们一口一个偏袒舞弊,直接一脚把人踹到了墙上。我们一想也不能让子厚兄一个人出风头,于是就都上了。”

真正动手的其实没多少人,后面那些连发生了什么都不知道就上赶着凑热闹,他们衣衫凌乱不是打架打的,单纯就是挤出来的。

苏景殊:……

你们、很不大宋。

章惇被揪出来之后有些不好意思,“子瞻子由都曾来信让我照顾子

安贤弟,那些人信口雌黄污蔑人,我等同榜进士总不能看着不管。”

他也想考状元,比在场所有人都想考状元,上一届科举因为状元是他侄子直接回家重新学,这一届要是再考不好,他这几年的努力就成了笑话。

可是他再怎么想也没和那几个人一样连文章都不仔细看就污蔑人家是代笔,人贵有自知之明,要是苏子安的本事都不能点为状元,他们这些人谁有资格当第一?

他们这些同为一甲的进士尚且不敢这么说,几个三甲的进士哪儿来的自信觉得成绩有问题?

至于踹人,好吧,他承认他有点迁怒了。

他又学了三年还是没考上状元,还不准他心里有点气?

苏景殊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他觉得他对大宋的读书人有点刻板印象,以后一定改。

琼林宴热热闹闹的过去,苏状元的人缘出奇的好,年纪小不是问题,有本事就足够让所有人主动对他抛出橄榄枝。

进士们还要在京城待几天,等同年录印出来发到手上,然后朝廷下令他们能回家的时候才会离京。

同年录和后世的同学录差不多,里面的内容更详细,除了科诏、省试考官、场次、殿试考官、御试策题、贡士名录之外还有殿试的名次,每个进士的姓名籍贯都写的清清楚楚。

这几天会有御药院的人找他们打听消息,打听完了印成同年录发到每个进士手中,这就是今后他们遇到事情后可以麻烦的人员名单。

——同年,菜菜,捞捞。

虽然关系不如亲兄弟那么硬,但是只要不是涉及身家性命的大事,一般情况下有同年之宜能捞都会捞。

人缘不好的话那就算了,人缘太不好的话别说同年了,亲兄弟都不一定会捞。

殿试放榜时发生的事情很快以各个衙门为中心传遍京城,开国那么多年头一次出现状元郎被污蔑殿试的试卷不是自己写的,这种消息想压都压不住。

等琼林宴结束,京城已经充满义愤填膺的老百姓。

那几个被取消功名的进士还想恶人先告状趁百姓不知道消息去传状元郎名不副实,反正他们的后半辈子已经毁了,再坏也就是这样,凭什么苏家小子还能继续风光?

结果他们还没来得及传谣言,关于他们的谣言就先出来了。

有人说他们的文章不是自己写的,有人说他们中进士都是运气,还有人说他们能考过解试都是和解试主考官阅卷官做了交易。

他们、他们分明是凭本事考中的进士,凭什么说他们都是靠运气?

几个人的鼻子都要气歪了,正当他们和人吵的不可开交的时候,店家将他们的行李都扔到了外面,说是这些天的房钱不要了,只求他们赶紧离开别坏了店里的风水。

庞昱和赵清在苏家门口、啊不、开封府门口蹲着,俩人难得同仇敌忾,要不是开封府修理为非作歹的衙内时完全不给衙内们的爹留面子,他们俩甚至想直接带上仆从把那几个满嘴胡说八道的家伙扔出汴京城。

他们小郎的状元郎是凭本事考的(),他们说代笔就代笔啊?

要是殿试代笔那么简单?()_[((),三年后他庞昱就是下一届的状元!

胡说八道是吧?污蔑是吧?谁还不会了?

都是他们玩剩下的手段,欺负谁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