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116 章(5 / 6)

苏景殊很有眼色的带上庞昱和赵清离开,让白五爷在家好好休息,什么时候休息好了什么时候再出门。

事关赈灾粮,朝中牵扯进去的只怕也不少,这种事情问白五爷不如等包大人回来。

也可以等庞昱问庞太师,或者赵清问八王爷。

如果能问出来的话。

没有进入朝堂就是这点不好,他们对朝中的党派恩怨一无所知,想猜都不知道往哪儿猜。

“荆湖两路转运使王伦,这人我知道。”庞昱压低声音,“他妹妹是仁宗皇帝的才人,据我姐姐所说,那个王才人非常讨厌。”

他姐姐那么好的人都觉得那人讨厌,王才人肯定非常讨人厌。

妹妹讨人厌,哥哥十有八九也不是什么好人。

庞衙内皱了皱鼻子,无脑站在姐姐那边。

赵清白了他一眼,确认这家伙的话没有任何参考价值,“我怎么听说王伦在官场上名声极好?”

庞昱撇撇嘴,“装的呗。”

坏人会把“我是坏人”四个字写在脸上吗?肯定不会。

朝中那么多官员,好官坏官都有,谁能一眼就能看出来那是好官还是坏官?

再坏的官出门在外都能伪装出一副好人模样,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这种事情他见多了。

他们俩说什么都没用,那王伦是好事坏得看包大人的判断。

那么多百姓不远千里从荆州到京城告他的状,想来也知道不是什么好人。

时候不早了,景哥儿回家休息,他们明天再来。

庞衙内和赵世子说完之后自顾自走远,看的苏景殊

() 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行吧,明天再见。

京城外面有几百灾民等着告御状,苏景殊这会儿也高兴不起来了,皱着眉头回到家里,看他爹正高兴的喝着小酒儿于是过去问老爹知不知道荆州水灾的事情。

老苏的确知道这事儿,不过也没觉得事情有多严重,“朝廷已经想法子筹集粮食赈灾,朝中那么多人都在看着,应该很快就能解决。”

苏景殊看了他一眼,小声说道,“没解决,荆州的灾民一粒粮食都没见着,已经结伴进京告御状了。”

苏洵顿了一下,放下酒杯问道,“进京告御状?”

“白五爷说的,说是最迟明天中午那些灾民就能抵达开封府。”苏景殊指指隔壁,这事儿没必要藏着掖着,就算他现在藏着掖着,等明天灾民进京事情一样能传遍大街小巷。

老苏扯扯嘴角,皮笑肉不笑,“贪污赈灾粮,这可是掉脑袋的大罪。”

本朝士大夫不以言获罪,到仁宗皇帝时发展成不管士大夫犯什么错都不会过杀手,可贪污赈灾粮不是一般的罪名,真要落实的话,不知道官家会不会把那些蛀虫送上铡刀。

救命的粮食也敢贪,心都黑透了。

荆湖土地沃衍,最为出产谷米财物之处,可惜早年战乱加上近些年的贼寇横行导致元气大伤,若非如此,荆湖之地的存粮便足以应付各种天灾。

苏景殊坐在旁边听他爹讲荆湖等地的事情,听着听着也跟着叹气。

荆湖两路以洞庭湖、雪峰山为界分为荆湖南路和荆湖北路,简称就是湖南路和湖北路,和后世的湖南湖北不太一样,但也没差太多。

那地方是中原和南方各地的交通要道,也是大宋和南方各族的接触地带,往北是中原,往南是“蛮区”,也就是少数民族部落聚居的地方。

流放官员为什么往那边流放?因为那些地方实际上由当地的少数民族在管,朝廷的官员名义上统辖地方,事实上和摆设差不多。

流放过去的官员有本事的话能想办法将那些地方彻底纳入大宋的统治,没本事的话就只能当个摆设,而被流放的官员大部分都没那么高的心气儿,所以那地方现在依旧不怎么听朝廷的话。

前些年荆湖两路饱受战乱之苦,特别是湖北路,连粮食的自给自足都做不到,年年都要从两广川蜀等地调粮去支援,如今遇到水灾,荆湖两路没法自救,只能上疏朝廷请求支援。

大宋开国时为了集中财权置诸路转运使掌一路财赋并监察地方官吏,除此之外还兼领维持治安、清点刑狱、举贤荐能等职责,实际的职权比正经的一把手还大。

王伦那个荆湖两路转运使在荆湖一带只手遮天,他要是带头贪污赈灾粮,底下的官员想开仓放粮也不敢动。

京郊别院,赵曙有了属于他的天子门生后正高兴着,然后就等到了表情不怎么友善的包拯。

白玉堂带来的账本很有用,但是想给王伦定罪还是得有原本。

包拯将账本呈到御前,把事

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然后拱手道,“官家,臣敢请官家降旨将王伦调回京城交付有司审问。”

赵曙的眉头皱的死紧,“先前包卿两次弹劾王伦,朕已经派御史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