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民书院>玄幻魔法>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三百一十六章 第五轮庆历新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一十六章 第五轮庆历新政(2 / 4)

的时代。

如女子不许为婢,可以出门,可以改嫁,可以离婚。男子不允许为奴,商人可以参加科举,乐户、娼妓、乞丐、疍户等传统贱籍也不存在,都属于自由民范畴。

因此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只要调整好改革的方向,在改革难度上,其实宋代大背景改革,难度要低于明清。

不然光一个允许人体解剖,就属于大逆不道,为世人所不容了。

三月初,汴梁。

正是孟春时,春日阳光正好,暖暖的撒在大地上,让世间满是生机勃勃。

此时的大宋东京早就已经不再是十年前的模样。

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一排排树荫随风飘荡,河上画舫轻摇。

在满是二三层楼的木制房屋世界,这些五六层的钢筋水泥楼房显得格外耀眼。

但这种好似现代与古典的结合并没有一点违和感,因为这些建筑都充满了柔和的线条以及优美的东方元素。

白墙灰瓦之间,彰显出一抹抹靓丽的风采。

纵横交错的街道来来往往,一列列招牌在风中摇曳,由于天气回暖,温度升高,贩夫走卒们擦着汗水从街上走过。

“香料勒,香料勒,西域来的香料哦,物美价廉。”

“来哦,刚出锅的馄饨,好吃勒。”

“走一走看一看啊,上好的杭州丝缎,一匹只要两贯钱,只要两贯钱啊!”

各种叫卖的声音,各种香臭的味道,各色模样的人群犹如鱼群随着河流涌入了大海,充满了激荡。

内城小纸坊街口,几名士子正在旁边的状元楼吃饭。

他们是汴梁书院的学生。

从景佑四年开始,朝廷就在汴梁兴办学校,取名为汴梁书院。

区别于太学,这里除了教儒学以外,还教理科。

招收的学生不看家庭条件,唯独看学习能力、人品道德以及是否能吃苦耐劳。

简单来说,这所学校就是大宋刚进行理科教育的试点学校,也是除了赵骏最开始教的那批学生以外,第一批接触理科的孩子。

当年赵骏从后世带来的《物理有趣小实验》《化学基础反应》《小学数学》等课外书,也成为了这里的教科书。

九年过去,这里不少学生都已经顺利毕业,并且参加了去年的科举。

今年二月春闱,由于朝廷在今年正式把数理化纳入到科举当中,汴梁书院就成为了最大受益者,二百多名进士,有一百二十多人出自汴梁书院。

一时间汴梁书院名动京师,让这个原本只存在于传说当中,基本没什么名气的学校,一夜之间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此刻状元楼内,几人互相敬酒。

“诸位,这次春闱高中,一雪前耻,再也无人敢说我们学的科学无用了。”

“是啊,多年努力,也算是有了回报。”

“考中进士之后,就要被选官磨勘。王兄、李兄、张兄,你们以后是什么打算?”

“我想入科学院,你们呢?”

“王兄你也是?”

“巧了,我也是。”

“校长说过,科学才是未来之道,当官有什么好?科学院的院士在外行走,谁不尊敬?”

“额难道只有我一个人想当官?”

几个一起中进士的同学互相说着,大部分人居然都想进科学院搞科研,这也算是一件奇事。

不过目前科学院的门槛确实很高,除了必须要有专业的素养之外,还要有学术水平和进士出身。除非前两者能力过硬,朝廷赐同进士出身,否则很难进去。

没办法,现在科学院还是跟官员品级挂钩,可以理解为科学院并非是一个科研机构,而是朝廷下面的一个研究科学的官邸。

里面的高级专家教授都是正五品往上走,科学院院长更是正三品。

虽然现在科学院院长由赵祯挂名,平日里由贾宪、万直臣、燕肃三位副院长主持工作,但随着朝廷重视科学,他们的地位可比普通尚书侍郎高,待遇也更丰厚。

“卖报咯,卖报咯。朝廷又有新政了,快看看,这次又是大改革,关乎我们每一个老百姓哦。”

就在这个时候,卖报的报童挥舞着手中的报纸走了进来。

有人连忙说道“快来一张。”

“我这边也要。”

“小哥,给我这边来两张。”

“好嘞。”

报童来来回回地卖报,很快兜里的报纸就少了十多份。

“朝廷要全面建设科学学校了,各州县都要有小学和初中,路有一所高中。”

“太好了,咱们的科学之道就又有不知道多少学子踏入其中了。”

“我改变主意了,我要去教育部。”

“刘兄怎么想去教育部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