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62 章(3 / 3)

一句

最后一场了,乔时为吃了些饼子、茶水,很快恢复了精神

题目刚发下来,裴明彦那股味立马就飘出来了,就如臭干子那般,又香又臭

乔时为暗诽道:“这位裴尚书果真是要吊在‘兵’字这棵树上,乐此不疲往‘战’上用心思呐。

他应该是一个很固执的老头吧?

裴明彦出题倒是爽了,却为难得举子们薅没了头发,都以为第四日可以安心收场,没成想是渡劫

策问的题目很长,类似于一篇论一考官先给出自己的论点,然后说出难点,问考生如何办

第一题中写道:“大梁图中兴之盛,然强敌内侵,盗贼犹炽......然我练兵未精,兵食为急,当如何?简而言之,大梁现在内忧外患,但是将不强、兵不精,还常常在军粮上出幺蛾子,怎么办才好

这样的题目,那些不了解大梁军政的举子,岂非两眼一抹黑1

乔时为顾不得考虑别人,三道策间,每道五百字以上,还要言之有物,时间是有些赶的

裴明意出题大胆。养时为答题自然也要大胆。他凭差两世见识分析大梁军政的痛点

其一,练兵不精,实则是选兵不精,军户身份堪比贱籍,

大梁有相当一部分兵卒是俘虏、地痦和犯人,这样的行伍,哪里能奢望他们会好好守边杀敌呢?

民间谚语有道“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如此低贱的身份,岂有良才肯参军?

其二,军粮常常出错并非没有军粮,而是负责运输军粮的官员常常出差池,

说出来有些无奈,各守边大军竟无后勤,全靠各路转运使。知府来运送军粮。

转运使、知府是文官,两套体系,分别管理,他们并不听命于大军,只听命于朝廷。

所以常常边军饿得前胸贴后背,转运使还在慢悠悠地批复文件,为难该安排谁来运送这批粮

乔时为写道:“辽敌仗起军马之盛,侵我边土,犯我百姓,铁骑踏黄河,欲捣我都城....”先把形势之严峻写明又写:“朝廷欲报恶狼,当先结民心,臣闻越王询军,兄弟尽在军中者,归之;年迈筋力不足者,归之;志不在从军不听命者,驱之。而得精兵良将。故大梁军政之顽疾,不在于练兵,而先在选兵,选兵不佳,谈何练兵?”“军籍之贱,人人避而远之,涉险而不得常,何人愿为之?目良民为赋税所困,终目劳于田亩当中,岂有闲心谋军功焉?....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