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民书院>武侠修真>催泪系导演> 第五百三十八章 煎熬的剧本创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三十八章 煎熬的剧本创作(1 / 2)

《战争子午线》不是大制作。

其实倒是和《高山下的花环》有些像。

不同的是,《高山下的花环》描述的是成年人的战争。

而《战争子午线》里面的资历最老的老兵,也才十六岁!

写这个本子,对于李易来说,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每每写到那一个个孩子死去的镜头的时候,他总是会忍不住。

必须要缓上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够继续。

真正的做编剧或者做导演的人都知道,剧本是分成很多种类型的,而导演剧本是最具有画面感的。

至少在李易的脑海里,他画出来的分镜头脚本,在他脑海里面是有画面的。

而那一幕幕,真的真的是一种巨大的煎熬。

人心都是肉长的,虽然电影的剧情是虚构的,可是当那一个个人名,一个个形象被定下来之后,在李易这里,那就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他们每个人都是活生生的。

可是,却要把他们一个个写走,更痛苦的是,每一个画面,对于李易而言都是那么的清晰。

喊着妈妈最后坠崖的那一幕,镜头一再从小女孩视角向上看,妈妈却没能出现。

李易有时候恨不得给自己一巴掌。

这样的画面,他却必须反复地雕琢,什么样的角度,什么样的表情,什么样的声音,什么样的背景

电影是造梦的艺术,可是,导演也是人。

其实导演能掌控观众的情绪,通过的就是电影的画面,可是实际上,导演掌控观众情绪的那些画面,却是每一个都需要导演自己先感受几遍。

所以,这个剧本,对于李易来说,写的非常非常的困难和煎熬。

每每他都能哭红眼睛。

甚至一度不想要继续写下去。

狗导演!他有时候都想这么骂自己。

因为太残忍,太残忍了!

《战争子午线》里面有很多超现实的镜头,这种表现方式,是好是坏,不好说,但是李易还是决定这么拍,这么写。

因为在李易看来,这是这部电影的一大亮点之一,那些个孩子,他们同样的都有着自己的梦想,他们想象中的都是未来生活的样子,总之比现在那些抗日片为战而战深刻太多!

为什么要拍这部电影?因为这部电影,可以让人们明白为什么要打仗,不是为了好玩,是为了后来人能有新的未来。

战争让女人和孩子走开,很多人都这么说,可是那是一场侵略战争。

在敌人的枪口下,女人和孩子,她们怎么走开?

反复出现与现代的对比画面,在李易看来是有必要的,尽管给人的感觉有些刻意,可是他却很喜欢这样的表现方式。

同样是孩子,只是因为在不同的时间,相同的地点,境遇却完全不同!

如今还有多少孩子能正确地看待那一场战争?

又有多少家长会特意去跟孩子讲述那一场战争?

是啊,我们应当守卫国家,御敌于国门之外,不让孩子们经历影片中的遭遇!

可是却也更应该让孩子了解到,现今的和平幸福绝不是理所应当就存在的,要了解历史,懂得感恩,现今世界也绝不是和平的,保持警惕,奋发自强。

为了自己,为了孩子,为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让我们的孩子都有名字,不要让孩子变成小草!

在写剧本的过程中,李易感觉自己经历了一场洗礼。

他不是小孩子了,可是,有时候,他却觉得连孩子都不如。

有时候,他也会产生一些疑惑。

为了完成那甚至不完整的任务内容,而牺牲12个孩子不值得?

值不值得?

其实根本没有什么值不值得。

因为在那样的年月,国土已沦丧,无处是安乡,跑又能跑到哪去?

就像老兵说的他们是孩子也是战士。

当世间已无炬火,你我便是唯一的光,能做的唯有燃烧自己!

这不是反战电影,这是一部我们军民抗击外来侵略者的电影!

李易为此也查找了大量的资料,可是有时候知道的越多,陷入的也就越深,电影足够残酷了,可是更残忍的是,当你去查找那些真正的资料,那些真正发生过的事情的时候,会发现,现实比电影更残酷。

每一部电影的创作过程,对于导演来说,都是一个重新了解这部电影,这个故事的过程。

为什么我们要打反击战,为什么要抗美援朝?

《战争子午线》其实就是注解,因为我们需要御敌于国门之外,我们珍爱和平,但是同时也不会害怕战争,因为如果不够强大,那么我们连自己的孩子都保护不了!

当然,相比起《高山下的花环》来,《战争子午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