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民书院>武侠修真>催泪系导演> 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倾城一刀,斩碎了多少热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倾城一刀,斩碎了多少热血。(1 / 3)

《一刀倾城》火了,其实原版里面《一刀倾城》的打斗场面,被很多人诟病,说什么武大动作太快,缺少了招式的层次感和美感,甚至有时候有点看打游戏的感觉,太多飞来飞去的镜头似乎也没有必要!

李易自然不会犯这样的错,再加上,时代不同,元八爷和于老爷子他们联手设计出来的动作和套路,可以说兼具了美感和打击感。

让整部电影的动作戏,打斗戏不再是缺陷,反而成了卖点之一。

再加上《一刀倾城》本身就很不错,而且这个时代,人们不像当年《一刀倾城》上映的时候的还没有回归的港岛那样。

我们很多人都知道,有些历史相关的剧情,只有我们自己才能看的明白,才能够引起共鸣。

《一刀倾城》这样的电影,外阜市场就不多想了,但是本土市场,却不需要担心。

就好比影评人杜向海说的那样:“我们总是需要回忆一点乱世的!”

“《一刀倾城》能在武侠没落的今天,成为大银幕上爆红的影片,我们都不禁忍不住想问,到底是为什么?

这部影片和其他的近年来的武侠片有什么区别吗?

其实《一刀倾城》这样的结合历史事件的武侠片,并不在少数,那么为什么《一刀倾城》却独树一帜呢?

首先,这是一部武侠片,那么我们首先脱不开的就是动作武打招式设计。

《一刀倾城》的武术指导团队,是元家班和于老爷子,可以说绝对是这个行当的泰山北斗。

他们设计出来的动作,套路,看起来不止不缺乏武术的美感,却又同时兼具了杀伤力,而最为难得的是,剧中演员都具有相当的武术功底,吴军,赵千等演员,都有着相当不错的武术功底,所以打戏的质量不客气地说,比起现在随便伸伸手就可以放出炮弹的武打戏,要好过太多,太多了;

其次是台词,不得不说,不愧是你,狗导演,《一刀倾城》给人们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是台词!

可以说剧中的大部分台词简洁有力,并且富有深意,角色的豪迈与胸怀也在台词中得到了很好的展现,可见是下了不少功夫;当然里面有部分台词确实有点现代感,但是和时代之间并没有根本性的违和感,所以对整体影响并不是很大,相比较而言,现在的许多影片给人的感觉直接就是穿着古代的衣服演现代的言情剧,甚至是狗血剧;

某三国里面竟然出现了天下兴亡,匹女有责这样的莫名其妙令人笑掉大牙的台词,和《一刀倾城》相比真的可见一斑!

再来说电影里面的那些伏笔!

《一刀倾城》并不是那种故弄玄虚,搞一些神神叨叨的模棱两可的,故作高深的台词。

相反,电影里面的很多伏笔,都是通过台词来展现的。

一些情节上的暗示,相关细节也展现得很好!

比如进城时九斤刚说完前途是一片光明,马上就因为过道太黑而被人撞了一下;

比如城门口袁世凯说城门像里程碑,将记载三人未来的大事,凸显出这是一个将个人的前程看得很重的人;

比如王爷说喜欢自己赢;再比如,程虎扮演的余万三身处监狱十几年,很有可能是因为厌倦世事争斗,当王五比武赢了之后,不再阻拦他带走谭嗣同,说明虽然同样效力于王爷,但或和步亭还是有很大的不同;

当王五要借刀之时,一向快人快语的余万三停顿了好几秒,说明他在考虑王五为何借刀,而之所以答应借刀也必定是因为想明白了王五的用意情节上的暗示和相关细节的展现,虽不能说深刻,但是对于一部武侠片来说,却已经足够了。

幽默感!

《一刀倾城》无疑开篇就奠定了悲壮,壮烈的基调。

但是这部电影却并非一直压抑着的,九斤的话唠设定,左宗生的小大人设定,这些想来都是导演在极力地想要淡化那一股子压抑感。

个人认为这些小幽默为影片加分不少,在严峻紧凑的情节中,起到了一丝调节作用。

而实际上,哪怕是谭嗣同,身上也一直都有着一股独有的幽默感,虽然不那么明显,但是却可以让人感受的到。

他从来都不是那种自怨自艾的人,这也是为什么,他哪怕在被袁世凯背叛之后,并未怨天尤人,而是选择慷慨就义!

其实把这部电影当作单纯的武侠片可能并不合适,整部电影虽然王五的戏最多,但是实际上谭嗣同的赴死才是影片真正的精神所在。

个人对晚清的历史很感兴趣,晚清以来的近代史与今天的华国密不可分。很多时候往往是在这样的乱世,才展现出真正的家国情怀,以及超越于蝇营狗苟之上的豪情。

所谓乱世出英雄,或许也正是因为如此吧?

《一刀倾城》是部武侠片。在我的概念里,武侠片一定是要打的,并且一定要打得精彩,即使不说血肉横飞,至少也得拳拳到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