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像是这里,这是家茶楼,一楼大厅的台子上,有人说评书,还有相声和评弹等表演,都是传统的技艺,很有意思。
张通又问:“那你以后有机会会不会专门去听评书?”
二毛毫不犹豫的点头了:“必须听,这个太有意思了,我打算请一位说书先生到杨岛去,专门办一场堂会,让亲朋好友领略说书的魅力,别人不好说,我爷爷我爸爸,还有我表哥表姐姑姑婶婶肯定都喜欢。”
给身边的人安利过太多东西,二毛都知道他们的喜好。
“不过,我不知道评书先生愿不愿意去,不愿意也没什么,我可以带着爷爷一起来,我爷爷很喜欢沉香,肯定会愿意在云城待上一段时间。”
张通很相信二毛的眼光:“到时候,你可以带着你爷爷住在庄园里,那里面的环境,老人家应该会很喜欢。”
“谢谢师父!”
话题说完,二毛忽然觉得不对劲儿,想了想才道:“师父,你该不会是打算把说书表演也拉大展馆里面吧?”
“有何不可?”张通很欣慰,不愧是他亲自教出来的徒弟,反应就是快。
“说书也是我们华夏的传统文化,应该被重视,现代很多人都不知道说书的魅力,如果他们像你一样,听一次精彩的说书,我相信他们也都会爱
上说书。”
说书,最以陕北说书为代表。
陕北说书是由最初盲人行乞、谋生的一种手段演变而来的。旧社会,因出“天花”(麻疹)或其它原因致盲的孩子,为谋求生存,父母在他们刚刚懂事的时候,就送他们拜师学书演唱。
学成后,就走村串乡说唱,混一碗饭吃。像著名的陕北说书艺人韩起祥、张俊功等就是这样走过来的。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说书逐渐登堂入室,成为人民大众喜爱的一种民间艺术。
这么优秀的传统文化,张通想不出不把它们发扬光大的理由。
下午,张通和二毛又专门去了别的地方听说书。
云城是一个很有历史底蕴的城市,这里面有很多传统的习惯。
说书人,在这里很受尊重。
大家都很喜欢和几个朋友坐在茶馆里,嗑着瓜子喝着茶,听一段说书,心情好,又健康,比电影电视手机什么的有意思多了。
还有人专门放了陕北的窑洞,在里面说书。
男女老少都要围坐在一孔窑洞里。说书人摇头晃脑,指手画脚,嘻笑怒骂,表情夸张,时而扮男,时而扮女,幽默滑稽,令人目不暇接,啼笑不止。说到高潮时,场内不时爆发出哄堂大笑,整个窑洞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说到悲苦时,艺人声
音嘶哑,如泣如诉,声泪俱下,听众也往往情不自禁,泪流满面,再加上弦音低沉,似断非断,悲从中来,整个书场无人不悲、无人不恸。
在云城,听说书的人没有年龄和性别限制,甚至也没有阶级之分,大家都是为了过来听一段书。
不管你是街边的小贩,还是开着豪车的大老板,只要坐在了说书人的台子下,醒木拍桌,大家都是听故事的人。
张通最喜欢的就是在这种氛围,二毛更兴奋,他从来不知道说书居然这么精彩。
一个说书人,拿着屏障若有似乎的挡了,就能听见几十种声音。
大声喊的男人,哇哇哭的孩子,女人的笑声,还有车轮滚滚的声音,甚至地崩山裂、大火焚烧的声音都有,惊的二毛差点真的以为着火了,都要站起来跑。
就在这个时候,醒木又是一拍,屏幕撤下,只有一个说书人,面前只有一张简单的桌子,桌子上只有一块醒木,其余的什么都没有。
那桌子也是简简单单的只有一张长木板,和四条腿,清清楚楚的能看到说书人双腿。
“太厉害了,真的是太厉害了,师父,他怎么那么厉害?”
二毛惊呆了。
张通笑笑:“拟声,才是说书人最大的本事。”
师徒两个一整天,听了五家评书,二毛
几乎都是飘着出来的。
“师父,这个评书为什么这么精彩?”
这可是问到点子上了。
“求生的手段,必须精彩。”张通拉着二毛,讲了说书人的由来。
二毛被感动了:“他们都好坚强,很厉害,师父,我们干脆专门开一个茶馆,请了说书师父坐堂。”
张通眉开眼笑:“我也是这个意思。”
“评弹也很不错。”
“没事,到时候把评弹大师一起请去。”张通很干脆。
还是那个准则,既然做了,自然要做到最好。
这是个大工程,民间曲艺可是不少,张通拉着二毛回家,干脆把曲艺做了个表格出来。
曲艺是中华民族各种“说唱艺术”的统称,它是由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