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巧计抗敌(4 / 6)

过于复杂、地面又不够开阔。在这样的场地上是不便于猛冲猛打一拥而上的。我之所以分批分批地往上冲,就是为了先更多地消耗他们的防御资源,让阵地上的防御物品消耗得差不多了我才一鼓作气攻上去。大功可成也!

这个哈大必烈也够阴狠的!居然拿士兵的生命来消耗敌人的弓箭和弹药。在他的心里死多少士卒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拿下阵地取得胜利建立毕世功勋。所以、他不让小弟再去向郭献祖调兵,他要以现有兵力踏平“忠勇军”的阵地。这个身经百战的元军将领并不是盲目自信的,是经过相方的兵力对比和战局分析后才作出的决定的。所以、他先用炮火进行狂轰,给人以一种“我要以雷霆万钧之势拿下你的阵地”的错觉,你“忠勇军”见此势头还不倾尽所有抗击我吗?我就这么来几次似真疑假、似假是真的进攻还不把你“忠勇军”的弓箭弹药消耗殆尽?他这一招确实歹毒,你以为他只是装腔作势吧、稍疏于防范他真的攻上来了。如果你防范过度吧、又大量消耗人力物力。

哈大必烈这一招果然应验,连素有江湖经历的吕氏兄弟俩都没看出来。元军发动第一轮攻击的时候“忠勇军”们就亢奋过度,弓箭、□□一股脑儿向着冲在前头的元军射,那些打完一枪的□□手本来是要退到后方给□□装药的。但他们没有这样做,而是把□□一放,搬起在前沿阵地上垒起来的石头就往下砸,而且元军都退出了一定距离还不停手。弓箭手也好不到哪!人家元军都已经差不多退出了弓箭最有效杀伤力的射程了,还在继续放箭。这么一来、虽然令元军第一轮冲锋就折损了两三百人,但“忠勇军”的军备已消耗过半。还好、那个时候的火炮比较笨拙,掉过炮口来需要较长的时间。不然、前沿阵地的“忠勇军”将士们还没来得及退到全安地带就遭受元军的炮火打击了。

第一轮的进攻哈大必烈的目的达到了,接下来第二轮、弟三轮如此这般三四轮过后,吕氏兄弟俩都看出了一些端倪了。这是元军用有限的牺牲消耗我们的军备啊!接下来鞑子肯定要孤注一掷了。不过、现在才发现元军的阴谋已经晚了!由于之前打埋击战的时候已消耗了大量的火药,所剩的火药抗击了元军三轮冲锋后已消耗殆尽。而且挖工事时垒起来的石头也砸完了,还好、打扫战场的时候扛了几捆弓箭上来。不然、待元军再次攻上来的时候只能进行白刃战了。

吕确梁看到枪手们所带的枪药袋子空空如也、最有威力在近距离袭击敌人的石头也砸完了。真后诲在布置战术时不够细致,敌军被打退时本来就不应该再消耗弹药和好不容易垒在阵地前沿的石头的。因为这些人大多都是迫不得已降元的宋朝士兵,贪生怕死是他们的共性,在撤退时还有战斗力的人必然是连滚带爬跑在前面的,而跑不动拉在后面的必然是已经失去了战斗能力的了。既然这些家伙都丧失了战斗能力、又何须再耗费人力物力去对付他们呢!留着这些苟延残喘的伤兵,反而成为敌军的累赘。

吕氏兄弟毕竟不是行伍出身,在耍心计施谋略方面怎比得上拾四五岁就跟着北国荒漠狼主驰骋欧亚疆场斩将杀敌无数的哈大必烈呢!身处山岗上掩体里用“千里眼”看到元军正在调兵遣将有可能变阵攻山的吕确梁不知道元军接下来又会耍什么鬼计,心中不由自主地蒙上了一丝丝的阴影。

哈大必烈果然是在部署接下最猛烈的进攻,之前几轮进攻他并没有下不许后退的命令,以郭献祖手下的这些兵将的德性,进攻不利自然就会撤下来的。因此之前的进攻能够做到少牺牲士兵、多消耗敌人的火力,目的就算过到了。失利、是在他的意料之中的,但接下来的这一次进攻就不同了,他已经从“忠勇军”反击力度一次比一次弱就估计到、山上敌军的军需已经消耗得并不多了,是时候给与最后雷霆一击的时候到了。于是、他将所剩下的约五千人马召集起来进行严厉的战前训话。只见他扯开大嗓门威严地喊道:娃儿们、驻守在两面山岗上加起来也只不过一千多东凑西拼起来的所谓勤皇乌合之众。可就是这么一支拼凑起来的散兵游勇,你们却在炮火的配合下屡攻不下!问题何在?问题就在于你们贪生怕死、一遇到抵抗就畏缩不前没有一种大无畏的牺牲精神。这样怎么□□呢?你们这样表现对得起我们神圣的大汗恩赐的军饷吗?念在你们家有老少出来当兵也不容易,之前的事我就不计较了。但接下来的冲锋还有谁胆敢临阵退缩、不勇往直前的,就别怪我兄弟的狼牙棒不讲情面了。

一众降元的宋军兵将、素知哈氏兄弟俩心狠手辣,听了哈大必烈的训话后吓得面面相视、鸦雀无声,连大气都不敢喘。大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希望等下冲锋的时候自己不是“最先去”的那一个。

哈大必烈士看到自己的训话起到了震慑的作用接着威胁说:等下大炮一响你们就按原订作战方案冲向各自要攻占的阵地,我会一直用炮火给你们开路,我还会派我们的蒙古勇士给你们压阵。我再次提醒你们!冲锋的时候谁要是畏缩不前、压阵的勇士们就会用弓箭“教你们如何冲锋”的。等下攻山的时候我会一直用“千里眼”看着你们每一个人的表现,只要你们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