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民书院>女生耽美>兰陵风流> 85.第八十五章 雪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85.第八十五章 雪山(1 / 3)

次日凌晨,萧琮的五名牙兵牵着马到第十一营报到,许冲默将他们分到第一团,各领了军服铺盖前去报到。

萧琰的第一团旅帅、队正、火长诸兵官已经分别任命,虽然这五名牙兵是经验丰富的老兵,但营中才颁布了任命就将人替换下去这是大忌,所以五人都以普通军士的身份入营,编为一火,以马永忠为火长,缺的人员以后再补足。这五人都是熟知军中人事规则的,对此安排都没有异议,他们只要有能耐,早晚会升上去。

上午巳时,萧琰率领骑兵团开拔出营,开始为期十天的高寒山地训练。

训练的地点在青加山脉,西去静南军大营二百余里,骑兵出营后一路疾驰,按照规定他们必须在午时四刻抵达山麓。

萧琰的骑兵团是轻骑兵,人着皮甲,马不覆甲,疾驰下保持半个时辰六十里的速度,一路经过草原,绕过大大小小的湖泊,午时二刻,抵达青加山脉。

萧琰下达命令,骑兵下马整队,分火探测营地,搭建帐篷,修建防御工事,寻找水源、造火物、食物……这些都是新兵训练时教过的,但只有经过实地操作,才会成为自己的技能。

第一团出发时没有带任何食物,一切都要靠“自给自足”,这是为了训练在战斗中缺粮的就地补给能力。

青加山脉地域广袤,是昆仑山脉的南支,东西横亘一千里,西部是安西都护府与吐蕃之间的屏障,东部斜入海、静二州,在静州的山脉长约三百里,南北宽八十里,从山腰以上都是终年不化的积雪还有冰川,从山腰而下有苍绿的树木覆盖,树林中有着各种野兽,它们将是骑兵上山后的食物。树木延绵至山下,山下湖泊众多,南面和东面山脉下都是淡水湖,湖中有鱼,山下是大片的草甸,虽然八月天气已寒草色已见黄,食草动物不及春夏二季繁盛,但游走于草原上觅食的动物还是有的……如今都成了骑兵们“采集”的对象。

第一团在出营前都接受过高寒之地的补给训练,教官教过哪些食物可食,各种草类食物的采集和辨认方法,以及如何快速捕鱼狩猎等,有一套完整的食物指南,这是静南军长年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和兵法卷册一样,属于军中控制书籍,新兵只能根据教官的讲解和绘图去记,指南书是看不到的,当然看到也没用,新兵识字的很少。但萧继有这本图鉴指南书,萧琰凭着当初苦背药草集训练出来的快速记忆能力,翻过两遍就记住了。她骑马在营地巡走,遇到采集回来的骑兵队,就上前辨认食物,看哪些可食哪些不可食,自己实地操练的同时又指导了士兵,对她的博闻强记手下的兵都很佩服。

萧琰随身还带了一个小本子,不时用炭笔记录。

药食同源,这些块茎草类既是食物,也有可能是有疗效的药物。她听沈清猗说过,一方水土养一方药草,不同的地形和气候下,可能生长有其他地方没有却独具疗效的药草,萧琰想着记录下来,既对她行军有用,以后给沈清猗丰富药草集也是有用的。

很快临时营地和防御工事都搭建好,分组寻找食物的骑兵也陆续回来,各队以火为组,埋锅造饭。

骑兵用完午饭,下午在草甸上训练骑术,冲刺,穿插,左右侧骑腾身变换……山下大草甸一片辽阔,不是营中操练场可比,骑兵们驰马起来很酣畅,但这里的地形比静南军驻地更高,来回冲刺几十回合后,很多人就脸红脖子粗、气喘不匀了。

第二天的训练仍然在山下。凌晨出操五十斤负重绕湖跑,六十息内(一分钟)一百二十次俯卧撑做三次,然后上马训练枪法。第一团除了马永忠这五个老兵是用马槊外,其他骑兵都是用木枪。马槊是精锐骑兵的配备,因为一根马槊制成要三年,和陌刀的造价一样昂贵,所以并不是骑兵的标配,而且马槊比木枪重几倍,没有大力是挥舞不起来的,才组建成的骑兵团不可能用这种高端武器。不过有几个骑兵用的是白杆枪,枪杆用白醋木制,与硬木制的木枪相比,柔韧性更强,可弯曲,因此冲锋直刺的力度不及木枪,必须是使枪技法好的才能驾驭——郭厚泽和安叶禧就是其中两位。

郭厚泽的枪法好可以理解,毕竟其祖上太原郭氏是有名的武将勋贵世家,虽然郭厚泽这支已经是西迁的旁支,但枪法得自祖上遗传也是有可能的。相比起来,出身粟特富商家的安叶禧使得一手好枪法就颇让人疑惑了。不过,人人都有秘密,萧琰无心去探测,只要对骑兵团有利就行了。

第三天的训练是分队训练,分山上山下。山下是大队伍,继续训练马战和骑兵阵法,并担负看护营地和战马的任务,上山训练的队伍以一个火为一组,每次五组上山,训练崖壁攀索、登雪峰。

上山骑兵全副武装,穿皮甲,着盔帽,左腰佩横刀,右腰佩箭壶,肩上背弓,背负三十斤重的被袋(背包),里面装了骑兵的单兵帐篷、毡毯等睡具和个人用具,被袋后面还挂有两块雪地行走的雪板,脚上穿的是钉齿木底绑腿靴,腰间围着打了一节节绳结的登山索,全身重量超过五十斤。

他们要带着这身重量从山下攀登陡峭的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