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民书院>其他类型>这个男人不太冷静> 第448章 新气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48章 新气象(1 / 3)

本地中短途运输,则调来了一千辆中型货车,新买的运输车辆,有三分之一调到华中地区,可见金尚对此地有多么重视。

华中地区一级仓储虽然没有完全竣工,但已经开始运作了,周边卫星城镇的次级物流中转站也在陆续投用中。

李亢就是负责汉北和汉西安陆和孝感等周边地区物资调配工作,年底一直忙到大年三十才得闲,初四就要紧急安排人员送货。

“忙是忙了点,但给的钱多啊,后期有调休,近一点的员工,还是愿意赚这个辛苦钱的。”

“本地工资标准在什么层次?”

“平均薪酬大概在五百元上下,电商平台在本地开出的公司在五百六十到五百七十之间,略微偏高,虽然累了点,但还是蛮吸引人的。”

这年头,老百姓有的是力气却没处使,不怕累,就怕赚不到钱。

“一线员工的反响如何?”

“条件还可以,所以还算满意,分拣流水线,分包,登记打卡,开单回执等等,都是在室内,风吹不着,雨淋不到,谈不上辛苦。至于跑外勤,货车司机和配送员,那是真的忙,但……干得多,拿得也多,有奔头。”

这年头的老百姓,干活还算淳朴,过去几年,经济经历了一轮紧缩周期,工资没涨多少,生活开支却居高不下,使得大家的期望值比较低。

开出了比平均工资高百分之十二的待遇,再做好激励制度,员工的积极性就起来了。

在如何调动人力为公司所用方面,魏双萍确实是个很有能力的执行者。

在车上,金尚和李亢聊了不少,对今夕商城在华中地区基层运转情况,多多少少有了了解。

年轻没有家室的,大多想去长三角和珠三角打工,那里的工资更高,机会也更多。

而三四十岁左右,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更喜欢在本地或者去比较近的省会城市找活干,待遇不太行,但也过得去,养活一家老小不成问题,更重要的是,可以就近照顾家人,甚至拖家带口一起来打工。

在李亢的描述中,大抵是上了年纪,但身体健康的,五六十岁,还能干得动的,就租个便宜的宅院,干回收纸板,塑料瓶,破铁片等废旧金属之类的活,脏点累点,也能赚不少差价。

稍微年轻一点的壮劳力,就去干装卸工,送货,保安之类,有一门手艺,就可以应聘司机,勤杂工,进工厂;妇女则多经熟人介绍去当服务员、家政保姆、收银售货员什么的。

如果有做生意的天赋,开个小餐馆,服装店或者母婴用品店,大多也混得不错。

至于孩子嘛,就近安排在城郊中小学。

一家人挤在租住的小房子里,不太方便,但也过得下去。

“这样的……多吗?”

“倒不是特别多,但也还算普遍。农村种地收益太低了,稍微有点折腾的能力,都会想着来改善生活。咱们公司到底是个正规大企业,外包不多,基本不拖欠工资,这就很难得了。年底结清款项,许多本省周边县市的职工都表示明年还来,流失很少……”

“劳有所得啊!”

金尚内心微微叹息了一声。

二十世纪的最后几年,完全想不到未来二十年会是什么样。

待遇其实不需要有多好,承诺的工资能够如期发放不拖欠,居然就是打工人心目中顶好的良心企业了。

“不过……明明是华中地区最大的城市,平均工资居然只有京城的一半,东南沿海和特大城市与中西部的差距,越来越大了,外向型经济的特点就是如此。”

明明武汉还是坐拥长江这条黄金水道,辐射汉中,铁路枢纽绝对中心城市,经济总量在全国也在前十之列,老百姓的收入,却明显偏低。

重工业实力很强,服务业也还算发达,但在轻工业,电子科技,品牌建设以及第三产业方面,总量马马虎虎,但质量却很一般。

也就是说,没有多少附加值高的经济产业。

“全国前三的教育资源大城,智力资源没有享受到啊,每年那么多毕业生,都到哪里去了?”

李亢轻笑了一声答道:

“以珠三角为主吧,相比之下,荆楚大地的老百姓,有奔头的就希望去南边发展。”

“好吧!”

前世金尚就听说过,湖广地区的人喜欢南下,江浙喜欢入申,华北东北多往京城找机会,区域经济模式,就是这么来的。

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一直到二十一世纪,都难以遏制。

“那……总不会都是些三四十多的中年人吧,校招和社招效果怎么样?”

“挺好,本地的普通本科,大专,中专和技术学校的数量全国数一数二,顶尖人才不好招揽,次一等的人才,当真是不缺的。就是入职时间不长,没什么特别让人眼前一亮的人才出现。”

“电商平台物流配送要什么大才,控制好人力物力,高效完成任务就行了。”

又不是后台技术岗,做办公室的营销和线上推广,还不需要刚踏出学校没多少久的年轻人挑大梁。

如果真是什么不得了的人才,金尚还得担心怎么安排才能留下,二三流的年轻大学生,刚刚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