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很头疼。开了个会,讨论了一下,最近这几天还是得正常开机拍摄,不能停,本来制作经费就紧张,先由副导演顶上,灯塔视频那边会紧急找其他导演。
陆严河这部剧真是命运多舛啊。
李治百感觉什么糟心事都让我摊上了。
陆严河不至于,不至于,别这么想,越想越出不来。
李治百我真的服了。
陆严河副导演能行吗?
李治百不行也得行啊,只能这么拍,不能停机,这个时候没办法去追求质量了,把戏拍完才是第一生命线啊。
陆严河你也别自暴自弃,你之前在打磨剧本的阶段花了多少心血,如果就稀烂地拍掉,你肯定会后悔,努力做好啊,我明天来你们那儿。
李治百你来干什么,你不是忙着录节目吗?
陆严河我今天晚上就会录完,后天出发去马来西亚,明天正好空着。
李治百你别折腾这一趟了,好好休息一下吧。
陆严河我来看看吧,好歹也挂了一个制片人的名字。
他不放心。
李治百这个人,如果真要说他有什么短板,在陆严河眼中,真短板就是耐性太差,很容易不耐烦。
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陆严河的第一反应就是李治百肯定炸了。
他都不用问。
现在看着还行,好歹李治百还能够在群里面理智地说明情况。
放下手机,陆严河就叹了口气。
坐在他旁边休息的陈玲玲导演听见了这一声叹气,问“你这是怎么了?突然叹气。”
陆严河就讲了一下《十九年》剧组那边发生的事情。
陈玲玲顿时就露出了嫌弃的表情——是对那个出轨被老婆当场闹事的导演的。
“这剧组不得乱成一锅粥了。”陈玲玲说。
陆严河忽然灵机一动,问“导演,你有认识的导演能来救场的吗?”
陈玲玲“你这剧都开机了,这个时候谁敢去救场啊。”
陆严河“唉。”
这也是实话。
救场就是救火,一个没救好,把自己都给烧着了。
而且,拍摄一个作品,前期要做多少准备,从无到有,经历讨论、争执、磨合,最后达成统一。
中途接手,那就是赶鸭子上架。作为一个创作者,你都没有时间和空间去做“创作”,你只能拿着现成的这些材料,在极短的时间里去搭出一个模型来。
简而言之,你从一个建筑师变成了一个工程师。
基本上没有哪个好导演、尤其是已经成名的导演,会在这种情况下接盘的。
陈玲玲说“这种情况下,除非是急切需要一个机会的导演,否则不会有人接的。”
她想到了什么,“说起来,咱们这个节目拍短片的导演,不是有一个叫刘曼波的年轻人吗?他负责了陈碧舸跟成海的那一组拍摄,我觉得拍得还挺不错的。他拍得挺稳的。”
经陈玲玲这么一提醒,陆严河也想起了这个叫刘曼波的导演。
他只有二十八岁,很年轻,做过摄影师,也做过副导演,被《演员的诞生》节目组签了下来,负责执导导师和晋级演员的p短片。
他是乍一看上去没有什么风格的导演,但画面拍出来很舒服。
当时陈玲玲就专门点了出来。
“你是一个非常懂构图和光线处理的导演,你的摄影功底应该很好。”
刘曼波就笑着说,“您眼睛很尖,我大学学的就是摄影。”
不过,因为这档节目的主角是演员。
拍摄短片的导演上台做了个自我介绍,简单聊了两句就下去了。
陆严河立即让汪彪去找刘曼波的资料,以及他之前拍过的一些短片作品,又去打听了一下他后面的档期安排。
其实,像刘曼波这样的年轻导演,他会来《演员的诞生》担任短片导演,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让行业看到他,从而得到执导长片的机会。
像他这样,哪怕拿出来的短片质量很高,但因为没有执导过长片的经验,在投资方和平台的眼中,那就甚至不如一个一口气拍了三部烂片的长片导演——
才华是远远不足以撑起一个庞大的剧组和大体量剧集的拍摄的。
等晚上十一点,陆严河录完了《演员的诞生》,回到休息室,汪彪告诉他,刘曼波就在这里。
“就在这里,是什么意思?”陆严河疑惑地问。
汪彪说“他听节目组的人说你问他们要他的资料,还要了他之前拍过的短片,就赶了过来,说如果你有什么想要问的,他可以当面回答。”
陆严河一愣。
他本来录了一天节目,有点困了。
可是这个时候他又被惊醒了。
仅仅只是因为他提到了想要看他的资料,刘曼波就赶了过来,以备陆严河有什么问题。
陆严河下意识的反应是太夸张了啊,不用这样吧。
可是,他回过神来以后,又很感动。
一个人,为了一个潜在的机会,可以做到什么程度?
陆严河说“你帮我问问他,等会儿要不要一起吃个夜宵?”
汪彪马上应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