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景年“你还是想要稳妥一点?”
“这是我在灵河的第一个项目,而且是我主控的项目,万一真的亏损,那我真的有点抬不起头。”
胡思维不仅仅是要对灵河的知遇之恩表示感谢,更是要向业内证明,他离开了京台,一样能做出好项目,甚至能做出比原来更好的项目。
压力顶在这里。
白景年明白胡思维的想法。
只不过,在这件事上,白景年也帮不到胡思维什么。
白景年问“你跟陈梓妍和陆严河聊过这件事吗?”
胡思维摇摇头。
“还没有,也是因为他们跟北极光有长期合作的关系,我如果最后真的不想把《合租男女》卖给北极光的话,到时候还得跟他们再沟通一下。”
白景年“我觉得,你不如现在就去听听他们的意见。”
“现在?”
“嗯。”白景年点头,“风险问题,你别自己一个人就做了决定,然后你自己一个人担着了。当初拍这部戏的时候,北极光视频并不是这个玩法,现在换了玩法,项目的前景也多了风险,这事他们得知道。万一——万一最后《合租男女》的成绩真的不好,那也情有可原。”
胡思维沉默。
白景年见他这样,也就知道了他在想什么。
对于自己这个谨慎持重的老友,白景年很清楚胡思维的心性和想法。
谨慎、责任心重。但是,另一方面,也反映在他这个人的轴、自尊心重等方面。
这既是胡思维的优点,也是胡思维的缺点。
因为《合租男女》是他一手做起来的项目,他就希望能够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在这个答卷交出来之前,他不希望有任何问题需要去找陈梓妍和陆严河解决——胡思维会认为,这样交出来的答卷,就不是满分了。
白景年“你的心思不要太重了,思维,作为老朋友,我跟你说句认真的,如果你的心思一直这么重,连《合租男女》这样的小项目都无法举重若轻地来处理,你后面怎么跟上他们两个人的步伐。别做独行侠,你在京台养成的什么都自己处理、只给领导看结果的那个作风,未必适合灵河,陈梓妍和陆严河也未必喜欢。”
白景年的话宛如一声当头棒喝。
胡思维醒了过来。
他这种习惯是从什么时候养成的?
是什么时候开始,遇到问题和麻烦的时候,找领导没有用,没有人帮你解决,你只能自己权衡利弊,做出选择,然后拿出一个结果,交到领导的案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