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民书院>其他类型>艾莉丝传奇故事> 关羽单刀赴会:英雄胆气震江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关羽单刀赴会:英雄胆气震江东(2 / 4)

见关羽中计,吕蒙立即率领东吴精锐,扮作商船,沿长江而上,直抵荆州。守荆州的将士见是商船,未加防备。东吴士兵上岸后,迅速控制了荆州城。关羽得知荆州失守,大惊失色,连忙回师救援。但此时,曹军从后追击,东吴又在前方堵截,关羽陷入重重包围。

关羽率残部退至麦城,此时城内粮草殆尽,士兵疲惫不堪。关羽派人向刘封、孟达求救,可刘封、孟达因与关羽素有嫌隙,拒绝出兵相助。关羽孤立无援,决定弃城突围,前往西川与刘备会合。

在突围途中,关羽父子不幸中了东吴的埋伏,被马忠所擒。孙权劝关羽归降,关羽宁死不屈,大骂孙权:“碧眼小儿,紫髯鼠辈!吾与刘皇叔桃园结义,誓扶汉室,岂会降你这等叛汉之贼!”孙权无奈,只得下令将关羽父子斩杀。

关羽之死,震惊了蜀汉上下。刘备得知消息后,悲痛欲绝,发誓要为关羽报仇。一场蜀汉与东吴之间的大战,即将在这片乱世中爆发,而三国的命运,也将因此而发生巨大的改变 。

关羽身首异处,其首级被东吴呈献给曹操,曹操以诸侯之礼厚葬关羽首级于洛阳。而刘备这边,举国缟素,全军上下沉浸在巨大的哀恸之中。张飞更是悲愤交加,整日借酒消愁,醉后便鞭打士卒,只求能早日兴兵伐吴,为二哥报仇雪恨。

刘备在诸葛亮等众臣的苦苦相劝下,暂且按捺住了即刻出征的冲动,但复仇的火焰在他心中熊熊燃烧。他一面调兵遣将,扩充军备,一面派人打探东吴的动静。此时的东吴,孙权虽夺得荆州,却也深知刘备必定不会善罢甘休。他一方面加强边境防御,另一方面又派使者向曹魏称臣,试图避免两面受敌。

数月之后,刘备不顾诸葛亮、赵云等人的极力反对,亲率七十五万大军,御驾亲征东吴。大军浩浩荡荡,一路向东,所到之处,势如破竹。东吴守将纷纷不敌,刘备很快便深入东吴境内。孙权大惊,急忙任命陆逊为大都督,统领东吴诸军抵御蜀军。

陆逊深知蜀军士气正盛,且刘备久经沙场,经验丰富,不可贸然与之正面交锋。于是,他下令吴军坚守不出,任凭蜀军如何叫骂挑衅,都不为所动。刘备求战不得,心中愈发焦躁。时值盛夏,天气炎热,蜀军在山林中安营扎寨,绵延七百里。

陆逊见时机成熟,决定用火攻。一天夜里,他命士兵们每人手持茅草,偷偷潜入蜀军营寨,顺风点火。刹那间,火势冲天而起,蜀军营地乱作一团。刘备在慌乱中率残部突围而出,但七十五万大军已折损大半。此役,史称夷陵之战,刘备遭受重创,元气大伤。

刘备一路逃至白帝城,心力交瘁,一病不起。他自知时日无多,便将诸葛亮从成都召至白帝城,托付后事。刘备拉着诸葛亮的手,泪流满面地说道:“先生之才,十倍于曹丕,必能安邦定国,成就大业。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诸葛亮泣拜于地,发誓道:“臣敢不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

刘备死后,刘禅继位,诸葛亮尽心尽力辅佐后主。他一方面与东吴重新修好,恢复联盟关系,共同对抗曹魏;另一方面,休养生息,发展生产,整军练武,准备北伐中原,实现兴复汉室的大业。

经过数年的精心准备,诸葛亮亲率大军,出祁山北伐。他巧用智谋,收服姜维,又设计将曹魏大将张合引入木门道,乱箭射死。一时间,蜀军声威大震,令曹魏朝野震动。然而,就在北伐节节胜利之时,后主刘禅却因听信宦官黄皓的谗言,召回诸葛亮。诸葛亮无奈之下,只得班师回朝。

此后,诸葛亮又多次北伐,但均因各种原因未能成功。最终,积劳成疾的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临终前,他将自己的毕生所学传授给姜维,并嘱咐姜维要继承遗志,继续北伐。

姜维谨遵诸葛亮的嘱托,先后进行了九次北伐。尽管他用兵如神,多次击败魏军,但蜀汉国力已大不如前,再加上朝中奸臣当道,姜维独木难支。最终,在曹魏的大举进攻下,蜀汉灭亡。

三国的故事,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那些英雄豪杰的传奇事迹,他们的忠义、智谋、豪情,至今仍被人们传颂不衰,成为了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宝库中璀璨夺目的瑰宝 。

蜀汉灭亡后,姜维假意投降钟会,企图利用钟会与邓艾之间的矛盾以及钟会的野心,复兴蜀汉。他挑拨钟会,让其诬陷邓艾谋反。司马昭果然中计,下令将邓艾押解回朝。钟会趁机在蜀地拥兵自重,欲据蜀自立。姜维心中暗喜,期待着能借钟会之手,重燃蜀汉希望。

然而,钟会的谋反计划因部下哗变而迅速失败。乱军之中,姜维见大势已去,仰天长叹:“我计不成,乃天命也!”最终,姜维自刎而死,他以生命践行了对蜀汉的忠诚,其英勇与执着令人动容。

曹魏这边,在司马昭掌控大权后,其子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建立晋朝,史称西晋。司马炎登基后,积极筹备灭吴事宜,试图结束三国鼎立的局面,实现天下大一统。

此时的东吴,在孙权去世后,朝政日益腐败,君主孙皓昏庸暴虐,致使民不聊生,国力衰微。面对西晋的威胁,东吴内部人心惶惶,朝堂之上纷争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