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民书院>历史军事>兵仙刘备,从徐州开始不败> 190、周瑜“借刀杀人”!公孙续:逼宫可以,得加钱(求订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90、周瑜“借刀杀人”!公孙续:逼宫可以,得加钱(求订阅!)(2 / 3)

公孙伯圭和刘备的关系世人皆知。

这也是刘备能够北渡辽东,曲线救“公孙”的原因之一,但也是正因如此,刘备才不好处置公孙瓒。

“反观其子公孙续,其麾下还有数千精锐,以及张燕麾下十万兵马。”

说起十万兵马,众人皆笑,并不放在心上。

黄巾军的十万,在他们看来就是十万头猪,真正能打的也就三四千。

可以参考当初肆虐青州的黄巾,不是被曹操几千人打得屁滚尿流,最后被分化收编,组建了一支青州兵。

刘备呵呵一笑,说道,“公瑾所想借之刀,是公孙续?”

“正是。”

周瑜将自己的谋划,全盘托出,“主公可许诺公孙续封侯拜将,可接管其父麾下兵马,并组建自己的兵团。”

有名分,有兵权,这可不是“卸磨杀驴”。

若是公孙续执迷不悟,最终结果只是败亡身死,到时候刘备可能顾不上“叔侄之情”。

“公孙续如今二十出头,正是血气方刚之时,吾等再加以引导,让公孙续劝谏其父,放弃幽州。”

如何劝?

文的不行,那就来武的。

周瑜此番谋略,可让众人恍然大悟,“此乃大逆不道也。”

子逼父?

实际上,这是父子之间的传承交接罢了。

只要不引发兵戎相见,公孙家族可以正常交接权力,在接下来的乱世之中占得一席之地,甚至有机会“从龙”。

刘备在思索片刻后,也觉得可行,他将目光落在刘晔身上,眼神询问,后者当即一拜,“主公,某觉得此计可行。”

他们置之身外即可,让公孙续自己抉择。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 。请牢记。 是跟着志穷气短的老爹和自己对着干,还是自立门户建功立业,除非公孙续是个极致的孝子,否则选择显而易见。

见无人反对,刘备便下定了决心,周瑜自告奋勇,“末将愿往,游说公孙续!”

若是简雍在此,他最适合不过。

可惜,简雍还在青州。

周瑜愿意前往,刘备自然乐意,便答应下来,“既然如此,便告知侄儿,备表其为逐鹿侯,领渤海太守。”

渤海太守?

众人一乐,那不是袁绍早年的职位嘛。

这一手可会让公孙续感到兴奋。

刘晔补充了一句,说道,“主公,那黑山张燕,也需安抚。”

一次性,解决了公孙续和张燕的问题,自是一举两得。

幽州的问题,不止是公孙家。

还有太行山中的黑山黄巾。

想到这里,刘备颔首答应,道,“表张燕为平北将军,安国亭候,亦可保留五千人马。”

幽州之地,自然需要幽州之兵。

公孙续麾下五千兵,外加张燕麾下改编五千兵,合计万兵,驻扎于此,绰绰有余。

五日后。

周瑜在田豫的帮助下,悄然进了易京,在他的牵头下,见到了公孙瓒的长子公孙续,以及张燕。

想来此刻,田豫亦是身在公孙而心在刘备。

公孙续脑子转的慢,但张燕是个人精,在思索片刻后便了解了如今的局势,以及各方人员的倾向问题。

甚至于,张燕也更欣赏还未见过的刘备,而非公孙瓒。

若非为了保住公孙,与自己能够互相倚仗,张燕才不会率军下山,支援公孙。

在介绍一番后,周瑜也是直入主题,说道,“齐公仁德,千里迢迢到幽州支援,却被白马将军拦在门外。”

公孙续闻言,也觉得害臊,脸色红润。

他和公孙瓒聊过,自然清楚公孙瓒这么做的目的,可他不认可,却被公孙瓒狠狠训斥了一顿。

“此乃父亲之过也。”

公孙续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让周瑜心中一喜,旋即趁热打铁,说道,“齐公愿拜将军为逐鹿侯,领渤海太守。”

而周瑜又看向张燕,说道,“齐公亦表将军为平北将军,安国亭候,还请二位将军为幽州百姓所虑。”

虑何事?

自然是“篡逆”之事。

刘备在抛出这两个条件,而忽略了公孙瓒后,就算是再愚蠢之人也听懂了周瑜口中的意思,纷纷陷入沉思。

张燕看向公孙续,微微点头。

平北将军,外加安国亭候的位置,已经是极好的条件,他没有拒绝的理由。

何况。

刘备乃是当今齐公,显赫尊贵,投靠刘备不丢人,反而是一件极为荣耀之事。

众人便将目光放在公孙续的身上,等待这位爷的决定。

作为公孙瓒的儿子,公孙续的压力无疑是最大的。

沉默良久,公孙续看向周瑜,说道,“某答应了!”

可不等周瑜,田豫等人高兴一会儿,公孙续忽然开口说道,“涿鹿侯很好,吾心甚喜,但渤海太守,不够。”

“吾父坐拥一州之地...”

虽然这个一州之地,如今只剩下涿郡等地还在管辖范围内,但公孙续也想为自己争取一些筹码。

至少要让他爹觉得他的退位够值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