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章 筹备(2 / 2)

视行业的最高学府。

在这里想要凑出一个剧组太容易了,而且水平还不差。付老师也没应付,当着张辰的面给各个系的老师打电话,要求必须是熟手,至少也要跟过组,有经验的。

张辰心头大喜,让他自己攒剧组当然也能攒,但肯定不如付老师来的便利,找到的人肯定也有差距。

所以说还得是北电学生才能享受到这么大的便利。

200万成本就敢弄一部电影出来,就是因为不管是场地,道具还是人员都是最便宜的,放在外面,根本不可能。

“明天找个教室我带人给你看看,到时候你等我电话。”

“好嘞,付老师,您可真是我的定海神针。”

“别拍马屁,没事赶紧滚吧,我得去替你奔走了。”

“您辛苦。”

……

从付老师那里出来后,张辰看天色还早,就找了间空教室,然后从包里掏出厚厚的筹备方案来。

资金到位,建组的事也有付老师帮他跑,张辰就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筹备上来。

人选和场地的问题付老师可以帮着解决,但还有其他许多细节需要他来决定。

电影的筹备是一个缜密而又需要讲究策略的活计,就像建房子之前画设计图,需要考虑的方方面面的问题。

每个场景分为多少个镜头,每个镜头需要用到哪些道具,怎么摆放。

哪些场景是可以合并拍摄的,哪些必须单独拍摄,这些都需要在筹备阶段想清楚,否则真正拍摄起来很容易出问题。

好莱坞电影一般是u行结构,筹备期和后期特别长,而拍摄时间比较短,国内正规的剧组也是这样。

通常来讲,好莱坞的大片,筹备期大概68个月,然后开机拍摄3个月,后期同样需要68个月。

而草台班子一般都是筹备期特别短,拉起人就开始干,但拍摄的时候往往是状况百出。

寒假的那些时间,他可不仅仅只是写了个剧本和故事板,还有详细的筹备方案。

筹备方案里记录了张辰能想到的一切,并且按照场景等元素制作成了场景卡片。

说到电影筹备很多人以为第一件事是写分镜头剧本,其实不是,第一件事是分解剧本。

简单的说,就是按场景、外景、演员等这些元素把剧本一一拆解,同时标明拍摄长度、需要用到的道具和特技以及设备。

想完成这些,最好的方法是把所有的内容写在索引卡上,制成场景卡片。

分解出所有场景后,制片组会进一步细化。

白天戏还是晚上戏,室内戏还是室外戏,外景地该如何租借,演员的档期如何协调,哪些人需要一起拍摄。

如果是大型的剧组,通常还会分成好几个组,一个拍主线剧情,一个拍支线剧情,一个拍外景。

这些都需要制片组在统筹的时候全考虑进去。

所以,统筹是个很复杂的工作。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