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民书院>其他类型>华娱:开局硬怼张伟平> 第425章 回国,六公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25章 回国,六公主(2 / 3)

有”

张辰准备给主持人科普一下:“这种电影节使用的都是精英评委模式,也就是一个评委会主席,外加多名评委,但评委会主席有绝对的权利。

也就是说,最终谁得什么奖,完全是评委会主席的一言堂。

所以墨镜王想怎么搞就怎么搞,电影节组委会都只能捏鼻子认了,最多以后不再合作。”

“事实上这本就是规则的一部分,电影节根本没有所谓的公平,历届主席都喜欢把奖颁给自己人……

波兰斯基当主席那次,金棕榈就是科恩兄弟的。

老谋子当主席的时候,最高奖就是李安的。”

“你之前成功预言了威尼斯和奥斯卡,为什么这次的戛纳不也预言一把?”

张辰耸耸肩:“去年我能预言《断背山是因为这部电影的题材很特殊,选这个题材本身就很讨巧……

但这届戛纳,我说不准,墨镜王的行为根本无法预测……”他当然知道这届墨镜王搞出了五个影帝五个影后,但他没法预测,也不敢预测。

这么小众的答案如果都被说对了,那就不是简单的眼光问题了,绝对有猫腻。

会有人觉得张辰就是拿着答案在读,那他还不得被抓去切片研究啊。

主持人见这方面问不出什么,果断换了话题:“听说现在网络上你的粉丝都在庆幸,说你终于又重新拍恐怖片了”

“你说的这些我也有注意到,你说的粉丝主要是恐怖迷这个群体,但我真的要解释一下,《寂静之地其实并不算是恐怖片,如果一定要归类的话,我觉得更准确的应该是惊悚”

但他知道就算解释,这些粉丝也不会信。

网上一直有个说法:

国内能拍恐怖片的导演,除了张辰,那真的是一个都没有。

但张辰这家伙偏偏很心,拍了一部《黑暗侵袭后就跑去鼓捣其他题材,并且每次还都是不同题材。

你以为他是个恐怖片导演,转头他拍了怪兽片。

你以为他是怪兽片导演,他又搞起了悬疑。

你刚刚把他归类到悬疑导演,他又玩起了动作,再接着是东方魔幻,然后是科幻……

而且这些电影,不管成绩好坏,张辰都不搞续集。

不对,这么表达不准确

不是不搞续集,而是续集张辰从来不自己拍,全部交给其他人。

别的导演都是乘胜追击,趁着电影的成功马上推出续作,巩固自己的影响力,张辰偏不。

《黑暗侵袭的续集交给了宁昊,《鲨滩的续集交给了温子仁,《飓风营救的续集交给了陆洋……

最让其他影视公司觉得恐怖的地方就在这里。

别的导演都是精通某一个题材,张辰不是,他是拍一个题材火一个题材,至今他的电影,从无败绩

而且无一例外的,大赚特赚

张辰被勾起了表达欲望:“我想说一下《颐和园可以吗?”

主持人望向导演,随后得到授意:“导演说可以,如果不合适的话,后期会剪掉”

“嗯”

张辰点点头:“《颐和园这种就属于标准的作者电影,表达的是反体制,所以得到了文艺青年的追捧。

但仅仅从电影结构来看的话,《颐和园并不出色。

这也是许多作者电影的通病,他们不注重讲故事,而是在隐喻,拍摄手法这些地方下大功夫,在我看来都有些故弄玄虚”

“看来您非常排斥作者电影”

“是的,起码在我的公司里是不可能存在这种电影的,为什么我一直强调我很讨厌作者电影,就是因为这类型的电影往往都是意识流,不好好讲故事”

“你觉得你在星辰娱乐的扮演的角色是什么?”

“制片人吧。”

“星辰娱乐是制片人中心制?”

“算是吧,我就是那个制片人。

什么叫制片人?

制片人是一个影视剧项目的总负责人!

他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他要负责制定所有的策略,拍摄排期,协调公共资源,协调导演,演员和资方之间的关系。

一个制片人,制片人就是老大,导演,演员,资金都是冲着他来的。”

顿了顿,张辰继续说道:“在我们公司,所有的项目都是我发起的,我联系的资金,我定的导演和演员,所以我说我们公司算是制片人中心制……”

“那么其他公司不是吗?”

“不算是。”

见主持人不明白,张辰解释道:“在我们国内电影圈子,能独自组局的制片人几乎没有,想做电影项目,通常都得绑定一个大导演。

华谊绑定了冯小刚,新画面绑定了张一谋

这些公司,虽然他们自己也充当制片人的角色,但无疑导演的角色更加重要。

那些资金,很大一部分都是冲着导演去的,名导,人家可能愿意掏2000万,换个普通导演,没准掏一百都嫌多。

所以暂时来讲,国内想要推广制片人中心值不太可能。”

“听说《寂静之地不仅7月份中美同步上映,而且还申请了作为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进行冲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