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之间,两天时间过去了。
育种项目关于脉冲多普勒雷达的理论论证评审会,正式开始了。
参加这次论证评审会的,除了上面指派的各个相关单位以及研究机构的三十多位专家教授外,同时也还有不少的上级代表,以及军部的大佬来参加。
在正式会议开始的当天,台上坐着的那些人中,比方文山级别还高的大佬就有三位。
而能有这么多的大佬来参加,其实也不难理解。
毕竟这可是脉冲多普勒雷达的理论论证评审会,一旦这次的理论通过了论证评审,那对于种花家的国防事业而言,将会是一个巨大的提升。
而哪怕就算是没有通过论证评审,只要这个研究的方向没错,那也是非常有价值的。
所以,不管是上级,还是军部这边,对于今天的论证评审会,都是极为重视的。
只是,令到场的这些大佬们没有想到的是,这场论证评审会,从一开始就超出了他们的预料。
按照以往其他项目论证评审会的惯例,一般的理论论证评审会,视难易程度,时间大概为一天半至两天。
第一天的时候,项目研究方会利用大概三四个小时,或者半天的时间,来讲述自己的成果。
之后,就是由受邀的专家教授们开始挑刺。
接着,双方就开始了唇枪舌战的辩论。
往往这个过程都会非常的激烈,甚至于,辩论会转变为全武行。
而以前的时候,因为互相之间吵出火的,之后转变为全武行的,也不是没发生过。
所以,一般情况下,凡是有重大理论或者成果的论证评审会,都会有不少的大佬来坐镇。
因为要是分量轻了,也根本压不住这些在科研界本身就有着不小的影响力,级别也不小的骄兵悍将们。
此外,这个辩论的过程,一般会持续半天,或者一天左右。
如果项目研究方,能将质疑一方说服,或者是,说服这些前来参加论证评审的大多数专家教授。
那么,就可以确定,你们的理论也好,还是成果也好,基本上是没什么问题的。
要是参与论证评审的专家教授们,或者绝大多数人一致认为,没有进行二次论证评审的必要。
那么,主持会议的大佬们经过商议后,便会宣布这次的理论成果通过。
反之,如果是争议较多,项目研究方也无法说服质疑者。
那么,就要另行确定时间,进行二次的论证评审。
但是,这次的脉冲多普勒雷达的理论论证评审会,从第一天正式开始后,气氛就有些诡异。
到了成果展示的时候,谢广坤、赵伟峰、刘凌川几人,并没有像往常那样,循规蹈矩的去讲述他们的理论研究成果。
而是在讲述的过程中,还夹杂了一些他们的设计方案,比如说,新型的平板缝隙阵天线,新式的发射机,接收机等等……
这么看下来,这根本就不像是在进行论述评审,反而更像是在搞成果展示。
而更让这些大佬们感到震惊的是,在场的这专家教授们,看到育种项目部的人这么搞,竟然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反对?
反而一个个的,就像是刚上学的小学生一样,极其认真的听讲不说,态度还十分的虔诚。
不少的老专家,老教授们,甚至于戴起了老花镜,在那认真的做起了笔记,场面那叫一个诡异!
而更加诡异的是,到了后面质证提问的环节。
虽然在场的专家教授们,提问什么的倒是都很积极,但却一点都谈不上激烈。
往往都是他们提出问题,之后便由谢、赵、刘三位教授现场作答。
而听完他们的回答后,提问的人或是做恍然大悟,或是若有所思的直接坐了回去。
既没有唇枪舌战,也没有言辞激烈的挑刺,更没有什么面红耳赤的争执。
这论证评审会开的,怎么看,怎么像是一群学生在向老师请教问题。
这样诡异的情况,让负责坐镇这次论证评审会的几个大佬们有些坐不住了。
这不是他们,以及上面想要看到的情况啊!
这些人里,几位大佬是知道苏兴全的一些基本情况的。
之前,还和听方文山等人说过,想看看这个年轻人面对这样的场面,会有什么的表现呢?
可结果却是让他们大失所望。
他们精心挑选出来的这些专家教授们,就像是战场上打出去的哑蛋一样。
可以打出去,但最终却是连个声响都没有。
不要说将这个年轻人
给逼到墙角了,甚至连谢广坤、赵伟峰、刘凌川几人都没难住。
至于苏兴全这个项目负责人,更是全程连话都没说过一句。
甚至于,还有个大佬发现,在下面这些人提问的时候,那个年轻人还脑袋一点一点的,竟然是在打瞌睡。
好家伙,这场面,着实把这些大佬们给整不会了。
其实,不仅仅是这些大佬们没见过这种场面,就连方文山以及周志坚、任正宏他们这样的,不知道到参加了多少的评审会、论证会的,也都没见过。
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