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74章 张赫归来(2 / 4)

意图以此换取朱肃欢心。

“原来如此。”朱肃点点头。“你的心意本王已明白了,能这般急国家之危难,说明你本心并不坏。官复原职是不可能了,本王自会同父皇美言,日后你就在苏州,好好过活罢。”

“谢殿下!谢殿下!”杨鲁磕头如捣蒜,能被这位五皇子明言谅解,他便放心了。这样一来苏州城中的官吏商贾就不会刻意排斥刁难于他,甚至宫中的杨妃,想要再获恩宠也不是没可能。

至于散去的家财,在这个时代,浮财相比于皇家的天恩来说,屁都不是。

他杨鲁虽然无能,可从来不是拎不清的傻子。

“沈森……你又是为何在此?”朱肃看向下一个人,沈家的少家主沈森。

“殿下。”沈森重重给朱肃磕了个头。“我沈家,本就是殿下手下商贾,殿下有需,自然当仁不让。”

“沈家亦是变卖许多家产,换得粮草五万石。特来助殿下破敌!”

朱肃点点头,沈森说的大义凛然,但朱肃又怎么会不知道沈家的心思?无非是沈家二把手沈旺的儿子之前私自囤粮,又口出狂言,让沈家上下惊惶不已,所以特地来赎罪了。

“哼,沈家也是后继乏人了。只知用这种破家献殷勤的手段。偏偏口中还说的,似乎是在卖我朱家恩情一般,死要面子。”朱肃心道。

“还不如像杨鲁那般,直接直言自己是来赎罪的。若是沈万三还在,必定不会这般做派。”一个商人开始拘泥于虚伪的面子,而不肯承认自己的过失,这基本就是忘本的象征,也往往是他们败亡的开始。

不过这样也好,沈家本来就是江南首富,又因为和自己合作玻璃生意敛了不少财。现在自己手中有了拿捏他们的把柄,可以随时削弱沈家,又正好通过这个“江南首富”,在一定程度上操弄江南诸商的风向。

“你呢?你又是何人,本王见过你么?”朱肃看向最后一个人,这人说也是自己的旧识?不过自己怎么没有印象。

“见过殿下!小人赵允言,昔日殿下在沈园中设宴,小人亦是其中一商贾。”那人说道,语气不卑不亢。

“沈园设宴……”想起来了,那次自己召集苏州商贾,目的是让他们把囤积的粮食都吐出来。这么说,此人也是那些囤积居奇的不义商贾,其中之一了?朱肃看向赵允言的眼神顿时不善了起来。

“殿下容禀,小人先前并非是故意囤积,实是因为小人家中本就是粮商,且先时,小人的粮食铺子也只涨价了五文,且从未关铺禁售的。”似乎是看出了朱肃的不善,赵允言连忙补充道。

(本章完)

第374章 张赫归来

对于粮草的问题,饶是朱肃通晓古今,朱棣日渐成长,又有张定边这样有勇有谋的将领、茹太素这样刚正不阿的文官,对此也是束手无策。毕竟朱肃又没有系统,不可能脑海中突然叮的一声,然后就凭空出现一堆的小麦土豆不是?

要真能这样,恐怕他早就被多疑的老朱当成夺舍自家儿子的妖人,抓起来直接切片了。

所幸三日之后,南边的迁安县方向就传来了喜讯:有数艘打着明军旗帜的海船,出现在迁安早已荒废的港口。然后便有另一波传令兵前来禀报:这一支船队,正是张赫所率领的,南下前往筹集军粮的明军!

营中诸人皆是大喜过望。朱肃更是直接留朱棣坐镇大营,自己直接快马加鞭,亲自往南迎接张赫。张赫也知晓时间宝贵,登岸之后并未修整,直接就带着人向昌黎疾行。朱肃带着人才入昌黎北城门不久,张赫竟然几乎在同样的时间里,也从南城门入城来了。

“末将张赫,见过殿下!劳殿下久候了!幸好末将没误了大事!”张赫在路上时,已经大略听闻了先进的局势,见了朱肃之后便行礼道。

“不久候,不久候!”朱肃赶紧扶起张赫。平心而论张赫已经非常快了,海运航道虽然元庭曾经走过,但大明却还是第一次走,张赫的手中也没有海图,可以说是从无到有重新开辟出一条新的航线。

更别说他离开时原先到辽东的船已经毁了,张赫当时并没有足以远航的大船。

若非他是张赫,又曾亲眼目睹他在暴风之中,带领船队从本来必死的局面下成功转危为安的能力,朱肃是万万不会有让他临时走海陆运送军粮的心思的。

询问张赫一路情况如何,才知道张赫此行亦是百转千折。他到了迁安之后,便临时征辟了民家船只,冒险渡海来到乐陵,从乐陵的明军手中借来一艘大船之后,又在负责海防的东海千户所借来了足够的船只,而后在海上一路回返苏州。

按着朱肃的吩咐,让与朱肃有旧的苏州知府魏观以及苏州卫、太仓卫帮忙筹集了足量的粮草之后,便赶紧带着船只往这里赶。总算成功在朱肃等人粮尽之前,回到了昌黎。

“张将军辛苦了。”朱肃由衷感叹。张赫虽说的轻松,但朱肃却能猜到其中的艰险与不易。他张赫只是福州卫的副指挥使,又与乐陵、东海等地的明军素不相识,这些人哪里会这么轻易的将战船相借?即便是拿出了他朱肃的信物,要知道此时朝廷的藩王大都年幼,尚无人执掌重权。这些大明的骄兵悍将们,给不给他这个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