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的对话,也发生在了水西霭翠的营帐里。在两位贤良夫人的劝诫下,第二日,霭翠与宋钦不约而同的向大明大表了忠心,并主动承担为大明兴建新城的任务。同时,其他土司也知晓了大明给予这两家土司的种种允诺,各家土司纷纷主动邀请朱肃到他们的领地建城,并且自愿承担一切开支,
但是已经晚了,朱肃已经召来了工部堪舆的大匠,以极高的效率,确认了新城的大致范围与规制,而后水西水东两家各自出工出力,各建半城,朝廷则负责提供水泥等建材。自然,顺元城这种名字也是决计不能沿用的,于是,这座新城便被朱肃起名为“贵阳”。
水西水东两家互相较劲,不过在朝廷的居中调解下,倒是并没有发生什么实质性的冲突。不过也因着两家的互相较劲,贵阳城的建设一日千里,没过多久,这一座城池的雏形,便出现在了贵州大地之上。
朱肃快马行文老朱,老朱闻讯,一张旨意,调来了几名将领襄助朱肃,在贵阳城开始组建贵阳卫与贵阳前卫两家驻军卫所。
同时,水西与水东两族,也开始修建起围绕贵阳向外的相关驿道,在朱肃和两大土司的有意推动下,贵阳城开始渐渐繁华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