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民书院>其他类型>李世民携二十四功臣穿扶苏[秦穿]> 12. 隐藏款臣子出发咸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2. 隐藏款臣子出发咸阳(2 / 4)

的炉子问题;二是因风力设备?”

蒙恬他们听得眼珠都要掉出来了。

第一次回答可以说是瞎猫碰见死耗子,但这一次可不一样了,在他们的眼中,此刻的李世民仿佛闪耀着智者的光芒。

蒙恬惊呼:“公子,你这个也知道???”

相里殷说出冶铁知识蒙恬他们还能理解,毕竟他是墨者,但长公子能一点就通他们就不能理解了。

相里殷也惊讶:“长公子好悟性。”

他看着李世民的眼神惊疑不定,这人,这人,这人难道就是天生的墨者圣体??要不然怎么能够这么快就领悟他好不容易才领悟的东西?

李世民微笑,其实他也不是那么想懂,可无奈他有一群厉害的臣子,还有一个记性不错的脑子。

他像是卷子被先生们齐齐夸赞完美的学子,矜持:“相里先生说得仔细,孤根据您说的推敲罢了。”

蒙恬他们:“那更厉害了长公子,我们就没听懂,您竟能举一反三!”

李世民眼底明亮,宛若有光,这是看到线索的光,这是看到希望的光。但在相里殷看来,这就是长公子求知的光。

相里殷心怀欣慰,觉得自己把冶铁技术的发展告知长公子可能确实是一件正确的选择。

带着李世民等人走到了一处紧锁的大门面前,相里殷停下脚步,其他人自然不敢随意乱动。

相里殷这宛若呼吸都放轻的样子让众人更加谨慎。

相里殷沉声道:“长公子猜测得对,若想炒铁,只能换炉子和加大火力。”

一边说,相里殷一边推开厚重的大门。

一个巨大的椭圆形炉子出现在他们面前。

这个冶铁炉和他们以往所见到都不一样。

他们:“哇!”

相里殷脸上是根本控制不住的骄傲笑容:“这就是我们新做出来的炒铁炉!”

相里殷带着李世民等人走上前,蒙恬他们感叹:“这确实和原先看过的高炉不一样。”

“是的。”相里殷肯定他们的说法,“此高炉的一大重要改造就是炉的形状。”

蒙恬疑惑:“如此改动和不一样吗?”

相里殷笑:“影响自然大。”

他向众人介绍眼睛看不到的部分:“从地面向下挖成缶底状的坑,内边涂一层耐火泥作为炉膛。”

“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圆形高炉的中心位置出来的铁质量总是最差的,后面才发现是因为风力很难到达高度过三米的高炉中心。”

蒙恬他们好像有点懂了。

秦小政也听懂了,他道:“将圆形变为椭圆形就可以在扁的两侧鼓风,使得风力可以达到高炉中心?”「1」

相里殷向小家伙投来赞赏的目光,赞同道:“是,椭圆形有助于风力传输,因此,我们能冶炼更多的铁,质量更好的铁。”

此话一出,蒙恬他们好像看到了美好的,在高质量刀剑海洋中畅游的未来。

李世民心更是颤动,因为这些更是熟悉得可怕。

他轻声道:“那鼓风技术不知如何精进?”

相里殷乐意解答,道:“墨者们会用到牛皮制成橐鼓风从上方鼓风。”

相里殷说着拿起一个皮橐,这东西两端细、中间鼓起,皮囊上还有一个拉杆。

李世民做恍然大悟状,但实际上他发现这鼓风道具与他在工部看到的图纸一模一样。

发明任何东西都很玄妙,别看他懂得这种理论知识,但是放在实践中确得经过好几年的建造试用,最终才能作出合适的冶铁炉。

而现在,这些他本以为至少需要至少两年来实验的东西就摆在眼前。

他的臣子,即使并不在他身边,也能解他的燃眉之急。

相里殷道:“火候和铁融化后的搅拌时间次数难以掌控,容易出现炒练过火的现象。如此,就得加入一些生铁来补救,我们将之称为灌钢法。”「1」

“此法我们钻研了一年有余,最近才发现点苗头,虽然是苗头,但也能批量生产出质量更好的铁了!”

相里殷绕过李世民他们,走到炉子后面拉开一个帘子,露出里面无数个箱子里,打开一个箱子,里面是满满的刀具

比李世民在这个秦朝见到的一切刀剑看起来质感都更好!

相里殷把长刀抛给李世民。

长刀飞来,李世民第一时间就察觉到这刀上熟悉的感觉,这是唐刀的质感。

蒙恬他们蠢蠢欲动,急声呼喊:“长公子,快点试试看这刀怎么样!”

李世民正有此意,他把一直别在腰间的断剑扔向半空。

甩起长刀

“吭呲!”

在众人的惊呼声中,长刀毫不费力的就把断剑拦腰砍断。

轻轻松松,名副其实的削铁如泥。

相里殷矜持道:“这是一年多的调试成果。”

“啊啊啊啊啊!一年的成果!!”

本以为一年的成果可能也就一般的蒙恬他们惊了

长公子的佩剑已经是好铁了。

这调试仅仅这一年的铁就能把它轻松削断,很好了!

超级好的!

他们脸上的笑容灿烂极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