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民书院>其他类型>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101.第100章 赌,就是生死!赌不起,更是现实!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01.第100章 赌,就是生死!赌不起,更是现实!(2 / 3)

的同时,也可以促进我大明的经济。”

“从而起形成以商助工,以工助农,也可以避免,市场上的高买低卖,那对于百姓而言,更是有利无害。”

朱棡笑着点了点头道。

“以商助工,以工助农?”

朱元璋有些不明所以道。

“这个我跟大哥解释过,就是让商业、工业相互扶持,共同促进农业的发展。”

“以此循环往复,那不管是工业,还是商业,又或者是农业,都可以得到发展,而我大明,又何愁不兴?”

朱棡看向朱元璋解释道。

“可你有没有想过,大力发展商业,不利于粮食的产出。而且历朝历代以来,商业最发达的时期,绝不是开国之时。”

“这是因为,开国之后,所有的国策,都是以恢复农耕为主。毕竟,经历过乱世践踏,人命贱如蝼蚁,那首先要做的,就是让百姓吃的饱饭。”

“但是你看看咱现在的大明天下,百姓能吃饱饭,已是不易,又哪里来的闲钱,去推动商业?”

“再者,要是朝廷监管不利,市场监督者与商贾同流合污,最后遭罪的不还是百姓?”

朱元璋当然能听明白,朱棡的意思,但还是摇了摇头道。

“其一,商业发展,需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还是需以恢复农耕为主。”

“其意,就是让朝廷插手商业,从而统一货物价格,实施市场监管,从而避免低买高卖,让百姓可以从中获利。”

“其二,重农之下,也可以为商业打好基础,从而更好的推动发展。”

“其意,如今朝廷重新丈量田亩,实施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

“朝廷更是借此收回诸多田亩,那以儿子的意思,所收缴之田亩,通通列为官田,设立田畴司,总揽田亩事宜。”

“何意?就是我与大哥先前商议所定之事。”

“将官田租赁给百姓,让他们去耕种,但名义上,官田仍然属于朝廷,可以不用缴纳赋税。”

“至于租子,大丰之年,朝廷取一成,大灾之年,朝廷可取半成,或者为百姓免租。”

“这样一来,即便是大灾之年,百姓也可以活命,而田亩也不会荒废,更不可能重新落到士绅豪强的手中。”“也可以彰显您爱民仁厚之心。”

“而如此一来,百姓背后有朝廷,手中又有粮食,更可以避免中间商赚差价。”

“这对于百姓来说,吃得饱,穿得暖,粮食多且富余,而这便会形成需求。”

“那有了需求,如何不能推动商业与工业?”

“人口不足?”

“别闹了,粮食富足的情况下,我大明的人口也会猛增。”

“至于您所担心的耕田无人种,大可不必。”

“纵然是再富裕,可在百姓的心中,耕田才是一家之根本,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自家的田亩,反而是继续开垦田亩。”

“再者,就是您所说的官商勾结?那锦衣卫是吃干饭的?”

“好吧,锦衣卫即便是吃干饭的。”

话罢,朱棡端起茶盏润了润嗓子后,方才故作神秘的看向朱元璋笑道:“儿子也有办法。”

什么是根深蒂固的思想?

那便是地!

对于农民,手中无地,他们睡觉都不踏实。

所以纵然朝廷的政策再好,可他们还是想自己手中有田亩。

为什么?

王朝更替,天子轮换,谁能保证大明不会灭亡?

而且谁又能保证下一朝的皇帝,是明君,还是昏君?

毕竟百姓又不傻,而一旦这个国策没了,家中又没有田亩,那怎么活命?

所以该开田,还是得开田。

至于经商,别闹了,百姓最为朴素的道德观,就是权衡利弊,计算得失。

那与其拿着一家口粮拼一场,还不如老老实实过日子。

要不然,古今往来,就没穷人了!

只有死人跟富人!

赌,就是生死!

赌不起,更是现实。

有些人终其一生,都在抱怨自己生不逢生,可机会摆在眼前,他们就能有魄力踏出那一步?

“什么办法?”

朱元璋思索片刻后,方才点了点头,但还是好奇道。

“朝廷循任制。”

朱棡又是意味深长的笑道。

“朝廷循任制?”

朱元璋与朱标齐齐摇了摇头。

“朝廷循任制,就是通过定期轮换官员的任职地点,防止地方势力结党营私,增强朝廷对于州府的控制力。”

“简单点,防止地方官员势力的固化,从而加强中央集权。”

“打个比方,就以五年为期,那官员就是每五年为一轮任期,任期结束后,就需要调往其他州府任职,避免长时间在同一州府,形成盘庚错节的固化势力。”

“再者,官员在任期内的政绩,将作为轮换时,官职调整的重要参考,优秀官员便可以升官,又或者调往京师任职。”

“如此一来,不同的州府,毫无关系的官员,又如何能形成利益交互,官官相护?”

朱棡又是慵懒的靠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