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民书院>其他类型>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146.第145章 老朱定立子孙字辈,其意生生不息,世代相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46.第145章 老朱定立子孙字辈,其意生生不息,世代相传。(2 / 3)

“这是老爹定下的字辈,先前找我商议过。”

“以后太子这一脉,老爹所定的字辈,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

“老二秦王那一脉,乃是尚志公诚秉,惟怀敬谊存,辅嗣资廉直,匡时永信敦。”

“至于你晋王这一脉,乃是济美锺奇表,知新慎敏求,审心咸景慕,述学继前修。”

“对了还有老四燕王一脉,乃是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

“后面老爹要是还有儿子,也会以脉排字,并且以老爹的意思延续,形成生生不息,世代相传的循环。”

朱标将朱元璋所定下的字辈,一口气脱口而出道。

“我觉得可以,只要老爷子高兴就行。”

朱棡并没有持反对意见,反而是轻轻点头道。

说白了,这也是朱元璋对于万世王朝的一个念想,也是对于子孙繁荣昌盛的一个念想,所以没必要去反驳朱元璋。至于朱棡的儿子,还是如历史上一样,名为朱济熺。

朱棡也没有太大的抵触心理,毕竟他有信心将朱济熺,教导成世之良才,未来也能守住家业,为这天下的百姓谋福祉。

况且,朱棡海外封国之心不死,那朱济熺一定是以着皇帝的模板去培养,自然不可能是历史上的晋王朱济熺。

但这是自己的儿子,历史上也没有太多过分的事情,只是遭受了燕王朱棣一脉的打压。

所以这个名字可以留,因为因人而异,但是朱允炆与朱祁镇,这两个名字,绝对不能出现在大明的族谱上。

一个想要恢复周制,意图复古,不管是不是正统,他反正是没得洗。

那让朱允炆做皇帝,大明的灭亡迟早提前上百年。

至于朱祁镇,那更不用洗,大明战神,明堡宗,飞龙骑脸都能输,致使国家精锐尽丧,大明的奇耻大辱。

而要不是于谦力挽狂澜,强行为大明续命,大明就是实亡于朱祁镇。

所以究其这两点,朱棡都准备找朱标与朱棣好好说道说道,反正就不能取这两个名字。

“当然,你这个臭小子是个特例,从小也不服管束,所以只要你不愿意,咱还备了第二个名字。”

“毕竟看老二的情况,你的儿子都出生了,老二应该还没什么着落。”

“所以咱决定为你破一次例,毕竟是咱的嫡次孙,身份之尊崇,所以可以起名为朱雄杰。”

“跟咱的大孙朱雄英,并列为英杰,一门两英杰,也不失一个好寓意。”

朱元璋也不管朱棡怎么想,又是笑着的开口道。

“您老人家取的名字,儿子都喜欢,还是您自己定吧,儿子没意见。”

“不管是朱济熺,还是朱雄杰,只要您老人家愿意,儿子就愿意。”

朱棡没有赞成,也没有反驳,反而是依旧笑着道。

毕竟自家老爷子能为自己考虑,这已经足够了,所以还是让老爷子自己拿主意吧。

“现在说这些话还有点为时尚早,老三,娘别的不求你。”

“咱只想抱个孙子,所以你要加把劲,还有老二那边,你也去说道说道。”

“仗可以打,但儿子也得有,偌大的家业,岂能断了。”

马皇后倒是摆了摆手,方才看向朱棡正色道:“就算是不喜欢月悯,也.”

“咳咳。”

只是这话还没有说完,便是被朱元璋的咳嗽声打断,随后马皇后也是轻轻摇了摇头,不再开口。

很显然,这老两口绝对知道什么,但是为了照顾自家两个儿子,特别是本就有所亏欠的老二,方才没有开口。

“娘,您是不是听到了什么风声?”

见状,朱棡则是抬起头,看向马皇后道。

“没什么,只是别让老二冷落了月悯,因为不管月悯以前的身份是什么,她现在始终是秦王妃。”

“是咱们老朱家明媒正娶的媳妇,让他收收心,总该有个嫡长子。”

马皇后又是轻轻摆了摆手,便是语重心长道。

只不过这话里话外的意思,还有言语间的模糊,就表明了马皇后有所隐瞒。

“老头子,关于二嫂的事情,您是不是在等我们两兄弟开口?”

朱标却是直接看向朱元璋开口问道。

毕竟这两兄弟又不蠢,哪里还能想不明白?

朱元璋身为大明之皇帝,如果只有锦衣卫,那才不正常。

所以老朱肯定知道些什么,但只是没有开口,又或者是在等朱棡与朱标坦诚布公。

“嗯。”

对此,朱元璋轻轻点了点头,但又是摆了摆手道:“这件事只要不引起大的骚乱,咱可以不管,咱也明白你兄弟俩的心思,也明白你们为什么瞒着咱。”

“但人心也是肉长的,对于老二,咱心中自有亏欠,所以在这件事情上,咱本来就不打算过问,全权交由你们兄弟负责。”

“毕竟你们兄弟的能力摆在这里,咱也可以放心,也就当咱纵容你们一回,只是不能再有下一次了。”

“你们也可以让老二放心,不管他最后如何抉择,隐瞒或者是严惩,咱都随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