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方执行任何的战术,也不管在途中遇到任何问题。
都能够在第一时间反应过来,并且想到有效的战术进行反击。
“陈排,我很好奇,这么多的战场模拟情景,我感觉它们都非常的真实,可不像是凭空想象的,而你不可能参加实战,你是怎么做到的?”
高城在领略了陈军千奇百怪,各种他完全想不到的模拟训练后,在佩服的同时也是发自内心的疑惑。
如果陈军今年已经五十岁,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那肯定是一点问题没有。
可问题是陈军刚从军校毕业,满打满算也才只有22岁,没有任何的实战经验,却能够一年想出几十个,完全不带一点重复的实战模拟情景。
这件事情实在是太过于诡异,换了谁都会觉得很疑惑。
面对高城那充满疑惑的眼神,陈军自然是不可能跟他说,这些想到的场景都是他的实战经验,在尸山血海中练出来的,用命一个个博出来的。
唯一能作出的合理解释,也就只有全都推到高智商上。
解释自己在读军校期间,最喜欢做的事情和爱好,就是阅览近代战争史,以及现代战争相关的文章书籍。
尤其是对越自卫,对印自卫,两伊战争和科威特战争等,有过大量的研究。
得幸自己的脑瓜子还算可以,通过以点拨面一窥全貌,在这些战争的实例中,得到了很多的启发和想法。
所以才能在没有实战情况下,推演出如此多的实战模拟情景做训练。
陈军的解释稍微有一点牵强。
毕竟陈军现在的高智商属性,还有军事天才的标签,不只是在702团,已经在全师都有了很大名气。
在军事天才的巨大光环笼罩下,这一点点瑕疵也就被完美的掩盖。
高城本就是好奇多于质疑,随口这么一问而已,完全相信陈军的说辞,最后的结论就是拍着陈军的肩膀。
既钦佩又服气的说道:“难怪团长说你是百年难遇的军事天才,这脑袋……还真是长得不一样啊。”
“有啥不一样,不都是两个眼睛,两个鼻孔,一个嘴巴。”
陈军故意用开玩笑的方式,把话题引到轻松的层面,逗得高城哈哈大笑,这件事也就过去了。
而随着各班和侦查班之间的配合,随着模拟场景训练不断增加,彼此之间的默契度越来越高。
不知不觉又过去了一个多月,距离对抗军演只剩下最后一个月时间。
怕因为自己的个人身份关系,影响到钢七连合成化改造进度的王团长,都在这时候憋不住,打电话到钢七连询问,合成化改造的情况如何。
王团长担心半年实在是太短,合成化改造没有办法如期完成。
毕竟整编一支部队不是小事,哪怕是一个最低级别的基层连,也是一件牵一而动全身的麻烦事。
其中主要涉及的各个方面,远不是合成化三个字能涵盖的。
尤其是王团长之前去参加了,由师部统一召开的年终工作总结报告大会,得到了一个确切的消息。
那就是上面做错了一些新的决策,军改的进程现在已经再次加速。
集团军已经给了师里面明确命令,那就是t师旗下的每一个团,都必须拿出一个连进行信息化军改。
并且已经安排好了“蓝军考官”,今年将会对t师所有单位进行“摸底”。
702团哪怕比武第一,同样也逃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