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蓝军的全面进攻,放弃阵地,全部进入蓝军战区。
……”
随着王团长的一道道命令下达,最后的大决战终于掀开了帷幕。
红军这边已经豁出去了一切,用上了最冒险也是唯一最有效的方式,用上了梭哈的方式来赌最后一局。
蓝军这边也被逼得非常被动,不得不把所有的底牌全部用上。
不仅袁朗的三中队倾巢而上,全部在和红军的部队进行战斗,没有哪怕一个兵是闲下来的。
陆航大队这边同样拉满了。
除了留下两架武装直升机,作为最后用来终结红军指挥部的杀手锏,其他所有武装直升机满负荷运转。
全部用尽各种办法前往红军阵地,尽可能的消灭一切有生力量。
甚至当时间来到七点半时。
原本一直没有用上的运输直升机,都被逼得不得不亲自上阵,送了整整一个小队前往交战区。
而这个部署在陆航大队营地,负责保护陆航营地的老小队,已经是蓝军的最后地面部队。
本来这个老小队也是蓝军杀手锏。
别看陆航营地看起来防御松懈,实际上这就是蓝军的又一个套路,用上了一招外松内紧的欺诈之术。
让人以为陆航营地没啥战斗力,从而让来犯之敌放松警惕。
当初要不是史今一直压着,坚持不见兔子不撒鹰,听从伍六一他们的建议,派人进入营地里面侦察。
那恐怕现在双方的局面,将是截然不同的另一个画风。
而当伍六一和成才在外面监视,亲眼看到三十名老出现在停机坪,乘坐两架直升机飞向了交战区。
哪怕没有被老所发现,伍六一的后背也被冷汗完全打湿。
真要是进去侦察……
肯定会撞到这三十名老,然后被对方轻松的秒杀。
没有了侦察班提供蓝军指挥部坐标,陈军这边哪怕是再怎么翻天,最终的结局也只会是输。
一失足就成千古恨。
谁看了不被吓出一身冷汗。
史今也看到了两架运输直升机,满载蓝军部队直奔前线而去,知道前线肯定压力会更大,搞不好是一场危机。
他感觉肩上的压力更大了,时间也更加的紧迫了。
好在史今的性格足够沉稳,加之又在部队里待了那么多年,心态足够坚定,并没有慌了阵脚。
他还是坚定的执行自己的思路,等待最关键的人物出现。
而蓝军之所以把最后的地面力量,藏起来的最后杀手锏都拿得出来,用直升机以最快速度送往前线。
原因就在于在七点半的时候,红军突然展开了全面大进攻。
铁路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他压根没想到红军被打的那么惨,前期胆子都被打破了,全都变成了乌龟,这时候竟然还敢进攻蓝军。
胆子这么大,铁路真没想到。
也就是红军这突如其来,让人料想不到的诡异动作,逼得铁路不得不下令,把最后的底牌都搬出来。
红军指挥部不知道前线情况,铁路这个蓝军总指挥一清二楚。
如今蓝军前线几乎没有地面部队,仅仅只有三个侦查小组在那里,全部加起来也才六个老而已。
剩下的老都被袁朗和齐桓带走,且都在执行大任务,没有办法再调动。
老的个人实力虽然很强,但是要想用六个老扛住一百六七十个红军战士,也是根本不现实的事情。
而放任红军战士就这么乱冲,得知蓝军前线已经没有防守兵力。
那红军指挥官也不是傻子。
到时候红军指挥官回过味来,不用担心阵地会被抢回去,肯定会把所有的步兵全部调回去,清剿渗透进去的袁朗一众。
袁朗这边带的人也不多,一旦遭遇到大军团围剿,实力再强也得够呛。
红军后方可没有炮袭的盲区,各种大炮一顿乱轰下来。
老即便能够逃回来,任务肯定完不成。
蓝军找不到红军的指挥部,同样没有办法赢得演习的胜利,且每多拖一天,对蓝军会更加不利。
蓝军装备好科技高是优势,人数少是改不了的劣势。
蓝军拖不起!
正是意识到这里面的巨大危机,绝不能够暴露蓝军前线无人防守,铁路才不得不掏出最后的底盘。
而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的铁路,也没想到红军全面大进攻,仅仅只是一个幌子。
真正的意图是吸引所有蓝军,为接下来的火炮连反其道而行,变为先头部队深入蓝军腹地做掩护。
所以在前线负责监视的三个老组,在看到阵地上的红军都像疯了一样,打着照明弹就嗷嗷往树林里冲时。
他们一时间也都被搞懵了,完全被带入了红军的节奏中。
也顾不上其他了。
只能赶忙边往后面退,然后立刻把情况上报。
等红军往前面冲了十五分钟,蓝军的老观察组全都被远远的赶开,蓝军支援也还在过来的路上。
早就已经在老马的油罐车支持下,加满了燃油弹药的火炮十一连。
在被陈军安排回来的钢七连战士,亲自在前面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