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俩,一个放声痛哭,一个默默流泪。
过了好一会儿,柳燕才慢慢止住哭声,她微微后仰,双手捧着王思明的脸,仔细端详着,“俊!
我家思明真是个俊小伙!就这长相也不知道得迷倒多少小姑娘”
说完,她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块手帕,轻轻擦拭着王思明眼角的泪水。
“咳咳!”顾卫国在一旁忍不住轻咳了两声,随即常年严厉的脸上僵硬地扯出一抹笑容,满眼期待地看着王思明。
他心里嘀咕着现在总该轮到我了吧,这孩子叫完妈总该叫自己爸了吧!
可事实并没有!
王思明感受到这道灼热的视线,抬眼望去,嘴角忍不住狠狠抽搐了两下。
这顾爸咋回事?一脸扭曲、能吓哭小孩的表情到底是想咋?
这是想教训自己?还是想给自己来个下马威?
看来,自己还是别搭理他为好!想着,便把头扭到一边。
顾卫国“!!!”这孩子是对他这个爸爸不满意?哪里不满意,他改还不成吗?
王思明刚扭过头去,可顾正阳这家伙的身影又出现在视线里。
关键是吧,之前一直稳重靠谱的顾主任,此刻瞅着自己,那一脸跃跃欲试的样子又是想咋?
顾正阳急得指着自己的鼻子,大声说道:“四弟,你就不叫我一声三哥吗?”
明明之前在火车上,让他去找乘警时还叫过一声“三哥”呢,后来却又“顾主任、顾主任”的叫。
想起来,他还觉得怪委屈的。
王思明“”别闹!我当时那么叫你,不是想一下子震住你,免得你废话耽误事儿吗?
至于改口啥的,那主要还是讲究一个循序渐进、顺其自然、水到渠成
或者说,有大笔的改口钱?
好像有什么不对
王思明晃了晃脑袋,把这奇怪的想法甩出去,就跟没听到顾正阳讲话似的,只转过头看柳燕。
柳燕看看旁边那无奈的父子俩,又瞅瞅这孩子,忍不住“噗嗤”一笑。
只觉得她这个四儿竟还是个调皮的性子,不过她喜欢!
“孩子,累了吧,走,咱进屋歇着去!”柳燕紧紧抓着王思明的手,拉着他缓缓走进里屋上了炕。
顾卫国撇了撇嘴,赶紧跟了上去。
顾正阳轻叹一声,只能认命地抓起王思明掉在地上的蛇皮袋,往里屋搬。
“咕噜噜!”“咕噜噜!”几人进了里屋,还没说话呢,几道响亮的肚鸣声奏响。
顾卫国、顾正阳、王思明同时伸手抚了抚肚子。
饿了!
“思明,你饿了吧,妈这就去给你做饭”柳燕穿上鞋就要去外屋地,走了两步身体却突然晃了晃。
“妈!”
“妈!”
“小柳!”
王思明“嗖”地一下跳下炕,后发先至地搀扶住顾妈,“妈,你别忙活,赶紧上炕躺着。”
顾卫国就见这孩子小心翼翼地扶着他妈躺到炕上,拍了拍他妈的手,然后又下了地。
“暖壶在哪儿?我得给妈冲个糖水喝!”王思明说着,在里屋踅摸了一圈,又往外屋地走。
“那个,思明呀,家里没暖壶,我这就去烧水、做饭”
顾卫国说着,赶紧跟着跑到外屋地,顾正阳也快步走了过去。
“没暖壶?”王思明眉头皱了起来。
现在天已经凉了,紧跟着就是冬天,没暖壶的话,到时想喝口热水都难。
也不知道,这是“不敢”有暖壶呢,还是没钱买暖壶呢?
顾正阳听了顾卫国的话,嘴抿得紧紧的,手在身侧紧紧的攥着。
顾卫国见这兄弟俩那绷着脸的样子,赶紧开口说道
“没事儿,咱家一天烧三回灶,有热水喝,有没有暖壶,其实都不要紧。”
顾正阳没吭声,只默默地给锅里添上水,蹲在灶坑边,帮父亲烧着火。
顾卫国翻开粮食袋子,把里面的高粱米都舀了出来,也才半瓢,只好又拿了一小堆地瓜清洗,打算蒸红薯饭。
王思明没去帮忙,而是在屋里四处转悠打量着。
这是两间小小的土坯房,一间外屋地,除了锅灶,就是堆着的一小堆柴火,还有两个粮食口袋。
一间就是刚才进去的里屋,有一铺炕,不大,头碰脚的挤一挤,倒是也能睡下四个人。
炕上有一个像是自己用破木头拼的炕桌,一个掉了漆的破箱子,还有叠成豆腐块的两床打着补丁的被子,再无其他。
地上的空间很小,宽度只有一米,东边靠墙的地方放着一张小破桌,一只桌脚下垫着块平整的石头。
桌上摆着一摞粗碗,几双筷子,几个盘子。喝水的搪瓷缸,应该是没有的。
在朝屋顶和四周望去,并没有糊报纸,时不时会有灰土从头顶簌簌落下。
而炕边的窗户,那破了的窗纸哗啦啦响,正往屋里钻着风。
“孩子家里简陋,你”
柳燕躺在炕上,一脸歉意的看着王思明,眼里不知不觉又涌上了泪水。
他们家生活好的时候,思明却被抱到乡下受苦,现在终于相认了,可自家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