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民书院>其他类型>重燃2003> 第九十五章 谁的眼泪在飞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五章 谁的眼泪在飞(3 / 4)

0分钟解决选择填空,后面6道大题,前面4个都不算难,半小时解决,再用半小时好好努力攻最后的大题,还有20分钟检查一下。
这是绝大多数尖子生平常做高考数学模拟卷的节奏。
但是03年这次不一样。
做到第2道大题的时候,尖子生发现时间只剩下40分钟或者极端点可能只有半小时了,后面的大题肯定做不完了。
这就让大多数尖子生心态全崩。
心里一慌,自然后面更难了。
20题,著名的台风题。
变态中的变态。
计算量又特别大,如果还有10%的尖子生没有在立体几何那里崩溃,也几乎一定会在这道台风题崩溃。
真的是彻底崩溃。
因为99%的尖子生,到台风题这里一定要接受没时间做完试卷全部题目的心理准备了。
后面的题目,是能做多少做多少。
最后的结果就是,第20、21、22这3道大题,能做到什么程度,完全是听天由命,大多数人都只有一个模糊的思路,写到哪里算哪里。
甚至,很多人考完了,后面两道大题长啥样都不知道。
所以对于这份试卷来说,大多数靠刷题的尖子生,都只能拿到选择题10个(50分)填空题2个(8分),大题看缘分能拿到第1、3个的分数,这是80分左右,其它大题的第1问或许能捞到一点分数。
最终能拿到90分以上,那就是高分了。
而正常年份,这种尖子生至少可以拿到135左右。
这种落差你想想看?
平常你数学模拟考都是135,运气好可以冲140+。
然后忽然之间伱最多只能保证拿到90分,差了45分以上。
这是什么概念啊?
西蜀省2002年高考的理科一本线是544分。
那时的一本线,其实就是211线,一本二本泾渭分明。
而2003年高考最后理科一本线划在了488分。
而且,这个488分,还是人为调整的,往高了划的。
也不知道当时西蜀省划线人的脑子是怎么想的。
那年,在西蜀488分踩线调档的有,武大、厦大、大连理工、吉大、上财、东南大、中财经大学、对外经贸、中政法、中海洋……
这些学校当年在西蜀的调档分数线和郑大、福州大一个水平。
清北为了维持声誉,保证自己的录取分数在600分以上,直接砍掉了25%的志愿。
最惨的武大,在录取到第三志愿还没录满的情况下,只能砍掉30%的志愿。
当然,造成如此惨状的,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此刻发生在卿云、于一航考场的一幕。
“艹你妈的!考个锤子!”
一声怒吼在寂静的考场里响起。
坐在靠窗的一个女生,撕掉了自己的试卷和准考证,头也不回的往教室外冲去。
能坐在锦城四中这个考点的学生,都是锦城‘四七九’三大超级高中的学生。
在锦城,中考考上四七九,就意味着一只脚已经迈进了重点大学的门槛。
在大学扩招还没严重的年代里,这三所学校每年喜报公布的上线率达到了95%以上。
且,这个上线是指211线。
甚至一直到2008年以后,四七九的985率,才跌破了80%。
不是教育质量的下降,而是大学的扩招,也导致了中学的扩招。
所以,能坐在这里的学生,都是骄傲的。
也许他们在自己的学校并不拔尖,甚至靠后,但也是重点大学的种子。
放在普通学校里,就是学霸的存在。
这份试卷,让他们难以接受。
高考是个总分游戏,更是个位次游戏。
作为尖子生,他们很清楚,这份试卷会让哪些人受益。
数学上的顶级学霸、数量庞大的中等生、学渣。
顶级学霸不受影响。
数量庞大的中等生都是一样的水平,无非是总分普遍下降40分。
学渣更是笑到不行,他们无非是原来的60-80分变成了40-50分,只降20-30分,反而特么的还受益了。
这里面偏偏没有他们这种‘唯手熟尔’的尖子生。
因为无论文理科,在世纪初,都是数学在拉开差距。
现在差距拉不开,还考个锤子!
趁早复读!
于是,又有几个人默默撕掉了卷子和准考证,起身而去。
卿云见状摇了摇头,也幸好是2003年,要是换成2012年,撕掉自己的试卷,算作弊。
不过此时……
也无大碍。
只是,他还是长了个心眼,将自己的试卷、答题卡、答题纸牢牢的压在身下。
网络发达的年代里,曾有报道说有人高考崩溃了,撕了别人的答题卡。
这个网络蛮荒的年代,会发生什么,不好说。
但小心一点没大错。
监考老师也慌了。
这种情况,他们从来没有遇见过。
一个个呆若木鸡的站在那里,也不知道是该追还是不追。
巡场老师也是手忙脚乱,一会儿得处理晕倒的,一会儿得处理这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