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民书院>其他类型>穿越成了朱雄英的哥哥> 第104 章 凤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4 章 凤阳(2 / 3)

“话虽如此,可......”朱长安犹豫了一下:“你先去休息吧,我想自己待会儿。”

傅荣见状也不多说什么,点了点头便回了旁边的卧房。

朱长安一个人坐在房间里,看着眼前摇曳的烛火发呆。

想着他刚刚看的资料,凤阳贫苦可以理解,可是人丁到哪里去了呢?

他阿爷可是专门迁了不少人过来。

而且这里这些年都没有发生过特别大的天灾。

故土难离,百姓哪怕苦一苦也不会随意出走。

况且没有路引他们根本就哪也去不了。

为什么古代才子佳人的小说男主一般都是个秀才因为秀才才有游学的资格,换成普通百姓还想私奔你城都进不了,不过百里就给你下狱。

这就很奇怪了。

忽然,他仿佛想到了什么似的,连忙拿起笔,开始写起来。

良久,他缓缓站起身,拿着写好的东西走到窗边敲了敲。

顿时屋顶上跳下来一个人。

“加紧送进京中。”朱长安将手中的信封递给他。

“是。”那人应了一声,便消失在夜色中。

夜空中繁星点点,一轮明月高悬于空中。

————

一三**年(洪武二十二年)四月三日

戌时。

御书房。

月光透过窗棂洒进屋内,朱元璋坐在御案前,翻阅着奏折。

忽然一个黑影闪了进来,将一封信放到他的案前,然后又快速的消失。

朱标等人神色自若的做着自己的事,好像刚刚什么也没有发生。

朱元璋打开信封,仔细看了起来,随后嘴角翘起,笑骂了一句。

“这混小子,出的什么馊主意。”

不过,他脸上倒是没有一丝责备的意思。

随后朱元璋将信封丢给了朱标:“标儿,瞅瞅吧,你那小祖宗写的。”

“是,父皇。”

朱标拿起信看了一遍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就按他说的办怎么样。”朱元璋看向朱标。

“这...儿子并无异议,只是父皇你不觉得这建议有些荒唐吗。”朱标思考了一下上面的提议有些哭笑不得。

“荒唐。”

“当然荒唐了,将那里的无主土地皆收为官田,给百姓分地却不许买卖,再免三年赋税,将勋贵大臣们在凤阳的食邑改到别处,划块田地给皇陵里的宫人侍卫让他们自给自足。”

“不过没关系,这个法子确实能保我活着的时候凤阳百姓生活富裕。”

“可也不长远啊。”朱标摇了摇头。

“我知道,所以我才说是个馊主意。”朱元璋突然大笑起来:“不过那是你的事情了。”

“我又活不到他出问题的时候。”

“父皇,别瞎说。”朱标看了一眼又开始写东西的朱元璋,无奈的摇了摇头。

“哈哈哈.....不瞎说,明天就下旨。”

“标儿,你想知道我之前为什么放弃立凤阳为都城不管他了吗。”

“孩儿不知。”朱标见状坐到了他的身边,他知道自己老爹以前肯定是隐瞒了什么。

“你还记得雄英吗?”

“当然。”朱标心里一颤,不知道朱元璋为什么突然提起他那个早夭的孩子。

“他那么小,又那么懂事,实在太可惜了。”

“父皇......”

“你不知道那次出事其实都是那些所谓的世家用一些凤阳百姓搞的鬼。”

“孩儿明白了,怪不得自那以后,父皇就再也没有执着于定都凤阳了。”朱标在一旁静静的听着。

“那些家伙说的什么避世隐居,不好好在他那破林子里面藏着,竟有胆量霍霍我的乖孙。”

“都怪我一时心慈手软,犹豫不决才让那些个玩意钻了空子。”

“他们就是一群阴沟里的老鼠,见不得阳光,还妄图遮天蔽日。”

说着朱元璋的眼中露出一丝凶狠。

“老子迟早要把他们连根拔起,全部杀光。”

“父皇不必自责,就算您再有本事,也管不了所有人的心。”朱标安慰道。

朱元璋摇摇头看向朱标的目光里带着慈爱:“标儿,你放心,只要有咱在,那些人猖狂不起来的。”

“是,父皇最是英明神武了。”朱标笑了忽然想到了什么:“所以后面那些被株连蔓引并案胡狱的人.......”

“你知道就行了,朕不是嗜杀之人,只是天下初定当用重典,死一些对国家有害之人也是无奈之举,避免不了。”朱元璋叹道。

“父皇,孩儿斗胆。”朱标犹豫再三开口道:“您如今还在,他们就敢如此,要是您百年之后......”

“哈哈哈...为父还想着让你多锻炼锻炼,可如今看来,你还是太心慈手软了,竟让你有觉得我会把他们给你留着的错觉。”朱元璋看着朱标说道。

“父皇教训的是,孩儿以后会多加注意的。”朱标拱了拱手。

“标儿,记住,权力必须握在自己手里才行。”

“是。”朱标点点头,听着这熟悉的教诲,这已经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