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属,要帮着尺家老祖把妖身炼成玉身,才好把体内的不死药秋实取出来。
地丹与鬼道相同,都是用浊阴之气,当然了两者也有很大区别,鬼丹纯阴玄寒,地丹玄阴纯阳。
玉炉之中,九尾狐晃动狐尾,把清阳、浊阴二气化形,浊阴之气顺着九尾狐鼻息吸入体内,随即吐出青白色焰火。
一连九次吸纳、吐出,最后青白色焰火如水一般,看不到半点火焰痕迹。
这时候,九尾狐晃动狐尾,就像是毛笔沾墨汁一样,把青白焰火全部收入尾尖之上。
狐尾在每粒丹丸上轻轻一点,就见着灰白色的丹丸,一瞬间化作青玉模样,与此同时,丹丸上浮现出丹纹来。
炉中丹丸成六圈排布,最外面一圈有七十二颗,全部都是一条道纹,也就是九品地丹。
依次朝里数量分别是:三十六、二十四、十二、六、三。
狐尾依次点过去,越往里丹纹越多,最后三枚,全都是三品仙丹,随着仙丹一一点化,丹药的香气也随着出气孔飘散出来。
余书洋不用鼻子闻,都能感觉到一股冷玉的香气,其中夹杂着一点金银的气息。
“这就是还丹点化了,炼丹就得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本事。
不经点化的丹丸只是灵药,就像是医师大夫们煮的汤药,无非就是君臣佐使的调配药性罢了。经过还丹点化,不拘是丹丸、不死药、金砂、灵水,那都是仙丹妙药。”阴陈子极为自豪的说道。
阴陈子说完这话,把手中雷火纹金杆往玉炉上轻敲,就见着炉盖轻轻飘落,一股股青白云烟从炉中冒出来,化作一只只三尾白狐飞入天际。
这些白狐都是返还天地的灵机,有此灵机做遮蔽,天机不为所动,丹劫自然也没有半点。
等到云烟散尽,阴陈子取出一个巴掌大的白葫芦,冲着玉炉施法,将炉中青玉仙丹全都收入其中。
“你在这里试着炼丹吧,我去把青玉仙丹拿给那老猴子,等过些时日,我在来教你九转金丹法。”阴陈子冲余书洋说道。
余书洋躺在云车之上,刚才被丹气引的体内筋骨发痒,他也顾不得跟阴陈子客套了,直接从云车中走了下来。
筋股皮肉本来要百日内长成,现在被刺激一下,提前生长了,他须得抓紧修炼拳法。
他将拳架子摆开来,就见着右脚站立,左脚抬起,这跟金鸡独立有些相似,不同的是左脚掌暗暗蓄力。
同时上身也跟着摆好姿势,右手握拳高举头顶,左手捏拳放在肋下胸前,两肩膀一松一紧,两拳头一虚一实。
拳架子,又叫桩功,修炼武道、中丹田黄庭道,都是从站桩开始,当然两者区别也很大。
武道的拳架子,是从骑马提枪演变而来,故而,摆出的架势都是提枪骑马一般。
黄庭道的桩功,则是为了锤炼肉身,有站桩、坐桩,也有静桩、动桩,甚至躺着跟睡觉一样的睡桩。
此时,余书洋炼的举火烧天,兼具拳架子、站桩两法,摆出来的姿势是骑马提枪的架子,运使的内功心法,却是桩功的狰狞法意。
心神凝一,脑海中观想狰狞之象,是独角、豹身、五尾,通体都是赤色毛发。
随着余书洋心神幻化,出现了两只赤红色的豹子,两只豹子大的是狰兽、小的是狞兽。
随着两兽的模样清晰可见,就听着一种敲击石头的声音,这是狰狞发出的叫声。
在狰狞的叫声中,余书洋浑身筋骨越发的痒痒,就好似是皮肉发紧的痒,从骨头缝里往外冒的痒痒。
此时此刻,余书洋只能咬牙坚持,这是人身筋骨在生长,是骨骼从水一样长成铁石,也是筋膜在皮肉中扎根生长。
筋骨在狰狞吼叫中生长,自然也会沾染到狰狞身上的法韵,这跟余书洋龙鲤血脉并不相融。
龙鲤是未曾化龙的鲤鱼,体内的筋骨按着八九之数生长,即便化形成人,也不会改变化龙根基。
如此一来,余书洋体内的龙骨激活龙鲤血脉,与狰狞法韵龙争虎斗起来,若是任由龙骨、狰狞法骨缠斗下去,就会内伤留下病根。
好在李太平早有预料,这举火烧天能引火烧身,把龙骨、狰狞法骨熔炼为一体。
随着拳架子摆开,渐渐的拳脚上都有一股微热,这是星鹑火在汇聚,当初虾兵们就被炼成鹑火虾兵。
星鹑火依附在拳脚之上,就像是一粒火星落入枯木,一瞬间就燃烧起熊熊烈火。
一时之间,手脚四肢都在微微发热,其中的龙骨、狰狞法骨都被烧炼,就像是炼丹一般。
这会,余书洋也是这么想的,他把肉身当做炼丹,星鹑火就是金乌玉兔,龙骨、狰狞法骨就是阳龙阴虎。
随着他的心意变化,混元阴阳环也跟着使出来,就见着一个黑白光圈显现,飘在余书洋的脑袋上。
星鹑火从拳脚四肢上脱离,化作两条鹑凤围着余书洋旋转,仿佛把他包裹在里面一样,就如同一个蚕茧一般。
龙骨引动的龙鲤血脉,也幻化出一条龙鲤,在余书洋身上游走,每当龙鲤游过,就见筋骨中长出鳞片来。
就见龙鲤围着脊柱上下盘旋,就像是蟠龙绕柱,每当龙鲤盘旋一回,脊柱